近日,一篇题为《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的文章在网上热传,该文揭秘了人们临终时的生理状态,指出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而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脱,提醒病人家属,珍惜临终前和病人的相处,别让亲人接受无谓的有创治疗。其实,人生终结时,我们完全可以有更一种选择:缓和医疗。
人生终结的另一种选择:缓和医疗
死亡,一直是文艺作品中不朽的主题,也是每个人终将会面临的结局。对于一些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癌症晚期病人、慢性病终末期病人,我们是继续采用激烈的治疗手段,还是让其享受最后的自由时光,从容不迫地走完最后一段路呢?
近年来,在北上广的癌症患者和医生群体中,“缓和医疗”一词正在被人们频繁提及。“缓和医疗”与临终关怀相似,其支持者主张,既然死亡已不可逆转,那么不如放弃积极治疗手段,转而利用药物镇痛、心理抚慰等综合方法,缓解病人的痛苦,让病人得以享受最后的自由时光,从容不迫地与家人告别,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
“缓和医疗”理念问世近半个世纪,在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当医生判断末期病人生命只有六个月时,就会启动法律程序,病人可以提前立下医疗遗嘱,放弃呼吸机等有创抢救,进入“安宁疗护”阶段。病人可接受音乐治疗师、营养师、临床心理学家的指导,有宗教信仰者还可接受宗教人士的指导,完成宗教告别仪式。
在大陆地区,缓和医疗的支持者也在逐渐增多。对饱受疾病折磨、身体虚弱的病人来说,做手术非常痛苦。最后的抢救更没有意义,徒增病人痛苦,倒不如让病人尽量在家属的陪伴下,安静和有尊严地离去,这是对生命的真正关怀。
而另一种现实的考虑则建立在经济和医疗资源层面上,缓和医疗的花费要比所谓的“积极医疗”要低。
亲人临终时,我们该怎么办?
从医学角度看,在死神降临之前,人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了解这些,不仅是满足好奇心和窥探欲,更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勇敢地直面死亡,更科学地看护临终亲友。现为大家提供一些科学的护理建议。
1、皮肤湿冷:这是因为临终病人常处于缺氧状态,血液循环减慢。
医生建议:不要给病人盖过多被子,绝大多数临终病人都会觉得太重,难以承受。此外,出现皮肤湿冷可能是血压下降、血液循环不好,应根据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对症用药。
2、呼吸衰竭:会引起喘气困难。
医生建议:打开窗户,给病床周围留出足够空间以增加氧气;使用吗啡减轻病人喘气困难;输氧也有一定改善,但没有治疗作用;病人会紧张出汗,可以用药物缓解难受情况。
3、抗拒进食:临终病人常不会感受到饥饿,因为此时身体器官功能日渐衰竭,患者吞咽功能减退,可能无法消化及代谢食物,造成食量少、没有食欲等。
医生建议:如果进食能对病情有所缓解,鼓励进食。如果对病人没有帮助,不要强迫患者进食以免增加困扰。此时强行喂食还可能造成呕吐、食物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病人不配合而痛苦挣扎等后果。此外,HPNA认为,不吃食物或者不喝水通常没什么痛苦,而吃东西可能增加病人不适感。
4、喉部声响:也被称为死亡音。随着死亡临近,部分病人口腔肌肉变得松弛,无力将集聚喉头部的口腔分泌物吞下或排出,呼吸时会发出咯咯响声。
医生建议:吸痰,但只能缓解几分钟。HPNA解释,旁人或许会对喉鸣现象感到不安,但并不会让临终者本人感到烦躁。
5、越睡越多:由于多器官衰竭,临终前人们会逐渐花更多时间在睡眠上,而且不易被叫醒。
医生建议:恶性肿瘤后期病人大部分都会出现昏睡情况,建议不要强行叫醒。因为如果治疗比较困难,病人在昏睡时感受不到多大痛苦,叫醒反而会痛苦。注意把握患者清醒时间,多陪伴,与他沟通。
我国传统观念中常说“百善孝为先”,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临终患者都在接受着创伤性治疗。但每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安静舒适地离去,特别对于那些晚期肿瘤、危重复合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和经长期救治仍无法逆转的病人来说,没有痛苦、“走”得有尊严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