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医生,而医生真正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美国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的一句话: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永远在抚慰。从中可以看出,“治愈疾病”不应是医者的全部追求,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才是医生需要尽力去做的。而那张最好的处方是给患者希望和抚慰。
按照整体的医学观点来讲,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精神上生病,身体上受到影响也会生病。许多疾病的源头是精神,而非身体。那么,患者一进医院看到的都是冷冰冰的检查仪器,闻到的都是苦涩的药水,再加上拥挤的看病人群,心里依然苦闷,这样的看病方式,药物的疗效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医生为病人看病,到底在看什么?当病人来到医生面前,看似在看病,实则是他的心理也出了问题的时候,他需要医生更多的鼓励和安慰,他现在的状况是把自己交给医生,需要医生帮他度过生命的难关。所以,医生看病的时候一定不能只想着治愈疾病,治疗这个人的身体疾患,还要想着要治愈这个人的精神上的疾患。尽管后者较难做到,但是,一句问候,一句鼓励的话,带给患者的抚慰作用也是巨大的。
有些疾病无法苛求“治愈”,也不应苛责医生“凡病必愈”。与疾病共同生活、带病生存,其实是一种智慧,也是符合疾病客观规律的处理方式。“偶尔去治愈”,看似悲观,其实不然。这恰恰是一种相对客观、从生命动态角度出发的科学理解。前些日子就有一个英国医学家提出,肿瘤是最好的死亡方式,希望大家不要只想着怎么去治愈和攻克它,还要想想患者的生命质量。
因此,如果把“治愈”作为医者全部的追求,则永远存在一个尽头和极限。也正因此,才要强调“常常去帮助”,而这体现为全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崇尚和提倡,以及专业医学转变为大众科普的推广和接受。
中国古人讲,“大医治未病”。“治未病”在许多时候体现在医生传授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疾病预防,教会大家就像储蓄金钱那样储蓄健康。这不仅节约医疗成本,还让民众少受疾病之苦,这应该成为当下中国人努力追寻的一个方向。
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再次暴露出现场志愿者和普通群众缺乏第一时间快速救治的素质。德国科隆也曾发生类似的踩踏事件,由于现场志愿者普遍具备紧急救治的能力,很多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因此急剧降低了那次事件的死亡率。急救素养的培养和指导患者健康生活方式一样,功夫需要下在平常,需要医生去做科普,需要“常常去帮助”。作为医生,通过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所谓无法治愈的疾病或许就会治愈,这种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称之为治愈的一种方法。
其实,患者想从医生这里得到跟多的是抚慰。它的深层影响比治愈和帮助大。我们在评判一位好医生时,不止强调其精湛医术,还强调他有医者仁心。归根到底,是患者希望医生在看病时带着这颗心,能给他带来“希望”。所以,最高明的医术是能够给患者开出一剂“希望药方”。
当一名极度悲伤和绝望的患者来到你面前,作为医生,所能给予的除了恰当的医疗救治,精神心理的抚慰完全可以起到生理上痛苦的减轻。如果这时医生说,“晚了,为什么不早来?”“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这样的话字字句句都在摧毁患者和家属的希望和耐心。
当下国内的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国巨大的医疗需求令医护人员疲惫不堪、耐心消磨殆尽,而患者往往是怀着很高甚至过高的期待来到医院,于是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依赖也因此越来越抱怨的心常态。
智商可以成就一名医生,而只有情商,才可以成就一名好医生。医学是科学,科学就有成功也有失败。医生不应该忘记,情商和抚慰原本就是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当从人性的因素来看待每一个患者的时候,你会发现,仅仅靠手术、药物是无法治愈疾病的,只有情感的抚慰,才可以让大多数患者更好地生存。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