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医院年营收75亿 优厚条件招揽人才
2015-02-11
527

​ 近日,拥有“全世界最大医院”称号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2014年度总结表彰暨2015年工作动员大会,通报了去年的“成绩单”,可谓喜人——医院总收入75.21亿元;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力争2018年医院整体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2020年进入全国前10名。那么,这所医院到底有多牛?“巨无霸”的背后有何隐忧?

世界最大医院年营收75亿

即使以现在的规模而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称得上全世界最大的医院。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该院院长阚全程回答省长提问时说:“我们医院现有床位7000张,加床的话可以加到11000张。”但这个拥有7000张床位的巨无霸医院仍然在不断扩张,位于郑东新区龙湖副CBD的东院区已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3月建成,这意味着它很快能将核定床位扩张到10000张,比全国排名第二的四川华西医院整整多了6000张床位。

阚全程是这家超级医院的院长,正是在他手上,这家医院开始了近乎飞速的扩张步伐,医院的年收入也从6年前的6.8亿元亿飙升到了75亿元。不仅床位数量全世界最多,很多设备更是世界顶级。

这所医院到底有多牛?

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该院仅彩超就有100多台,各种手术室近100间。2012年6月,该院建成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新病房楼。该病房楼总建筑面积达12万余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8层,有进口高速电梯24部,开放床位2848张,49个病区,66间手术室以及CT、MRI、B超等检查科室,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综合性病房大楼。

此外,郑大一附院还拥有国内医院较少的复合式手术平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这套世界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如今手术预约爆满,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乳腺外科等众多手术科室都能应用。

实际上,郑大一附院不仅有“大楼”,更有“大师”,其临床实力和科研能力在河南首屈一指,该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居国内医院前列。该院拥有河南最牛的一批专家团队,目前该院在职职工7405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7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45人,副高级职称550人,中级职称10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723人、硕士1479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管优秀专家19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30人,创新人才56人。目前,医院有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委以上职务150余人。其中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人、候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职务11人。也就是说,这家医院的教授、副教授级专家就有上千人,像学会常委这样的顶尖专家,该院就有150余人。该院有病区138个,随便哪一个病区主任拎出来,在河南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河南全省共有150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医生,而郑大一附院一家就占了一半。

优厚条件招揽人才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张,新床位持续增加,对医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多,郑大一附院拿出最优厚的条件招揽人才。该院一份引进高级科研人才的资料显示,该科研人才应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针对于该类人才,郑大一附院将为其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00万,每年再给予200万研究经费,配备工作室和工作助手。此外,除了享受同级正式职工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外,每年还可获得100万岗位津贴,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高级临床技术人才引进方面,医院提供的是科研启动经费500万,除正常工资奖金外每年100万岗位津贴,及120平住房,工作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

规模隐忧

2014年6月份,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该《通知》要求,各地要对辖区内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对严重超出规定床位数标准、未经批准开展项目建设、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等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通报批评,暂停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等级评审等审批和财政资金安排。

天津某医院院长刘晓程在去年8月举办的中美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就表示了对于大型公立医院扩张的担忧。他认为“一个医院体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弄不好就走向反面,大型公立医院就像一个超级航母,管理起来非常不容易,而令人尴尬的是医院现在还在干应该政府干的事儿。”

同样作为该论坛演讲者的郑大一附院院长阚全程没有避讳大型公立医院存在的弊端,他列举了四条:医院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增大;公立医院的逐利性;多点执业等问题上大型公立医院面临诸多体制问题;各类理想化的医疗政策落实不到位。阚全程表示,医院的后勤保障、医疗质量及医患关系处理等方面尽是挑战。而他给出的答案是,公立医院一方面应从内部改善管理方式,一方面积极探索医疗集团、医联体等大改革路径。

虽然阚全程对于郑附一的扩张模式充满信心,但担忧的声音也不时传来。在郑附一成为中国第一之前,华西医院因4000多长床位数而位列全国第一,华西医院也经历过一个快速扩张期。但随着其发展思路的转变,目前床位数缩减至3000多张。

“虽然床位差距巨大,但华西现在的年收入和郑附一差距不大,约60多亿元。”中国医院协会一位人士认为,华西医院主要在重症领域,相比郑附一要务实许多。该人士认为一个省级医学背景医院应该更多专注于重症,而不是强调数量。如果不改变现有模式,随着分级诊疗的推广郑附一将迎来床位数空置的风险。

分级诊疗的其中一条红线是“90%的患者留在县级医院。”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人士透露,目前河南省农民在县级以下医院的报销比例达90%。而郑附一报销比例为40%左右,且这一政策早已推广。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