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谈话犹如泥沼 医生不得不把握好
2015-03-05
468

治疗前的风险告知有多重要,看过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了。据估计,在医生责任险的赔付中,至少有40%的医疗事故诉讼是因缺乏知情同意而进行的索赔。为了避免自己惹上官司,医生们还是要在风险告知的沟通上好好下一番功夫。至于具体怎么做,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来自美国方面的经验。

将谈话内容记录在案

知情同意不仅是让医生帮助患者了解他们的治疗方法,而且是预防医疗事故诉讼的发生的有效策略。因为,当医疗纠纷发生时,患者会不可避免地回想当时医生是否警告过可能发生的相关伤害,这样一来知情同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医生即便在知情同意环节做的很好,患者还是会起诉医患之间沟通有失误的地方。为此,美国律师麦格拉思建议医生将谈话内容记录在案,因为如果缺乏或有很少记录在案的谈话文档,原告患者很容易就能赢得官司。

警惕如何表达

“当涉及到描述治疗风险时,医生的表达至关重要,且不仅仅在于表达内容本身,更在于如何去表达。”迈阿密大学医学院沟通技巧项目主任莫妮卡布鲁姆医生表示。

首先,我们要保证医生说的语句患者都能听得清楚和明白,医生应该注意语速和语调。因为患者对医生的语调是极其敏感的。通常,富有温暖和同情的语调比透露着主导地位的语调更能让患者接受。

其次,医生要注意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当医生和患者讨论知情同意书时,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眼睛,而不是分析患者肢体语言或者盯着电脑回答患者的提问。看着患者的眼睛,并使用简单的短语,如“我知道这很可怕”,或者“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很多证据表明,在知情同意讨论中,如果医生忽略表达方式中的情感成分,患者离开时会感到不安。因此,认同患者感受可以帮助患者在谈话结束后感到被尊重。

此外,医生在谈话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语言理解能力,如高龄患者,更需要进行充分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对等。

问-说-问模式

告知风险时需要医患的互动。医生可以采取“问,说,问”的方式进行谈话。在这种谈话模式中,医生先询问患者对疾病或治疗情况的自我认识程度,然后告知风险及进行相关宣教,最后医生向患者提问让患者重申,以确保在对话过程中患者理解医生所告知的内容。

同时,医生需要询问患者的期望值,以便在谈话过程中打消患者不切实际的期望。医生需要竭尽全力让患者在治疗中不感到无助。

需要说什么

谈话前,医生应该整理思路,医生可能无法用语言仔细向患者叙述治疗相关的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风险,但是对于需要特别注意的重大风险,还是要多加斟酌。

在谈话,医生需要达到“合情理医生”的标准,也要将患者视为“合情理患者”。即医生在谈话中必须向患者告知那些其他同专业医生也会告知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是作为一个正常患者而言可以做明智决定的依据。

医生可以在谈话后询问患者所了解并知晓的风险、收益和治疗方案,并继续交谈直到患者能够正确知晓为止。必要时,医生还可以辅助讲义、视频、网站链接等多媒体资讯使患者进一步全方位了解有疾病有关的治疗程序或医疗信息。

在口头谈话和所签署知情同意书中,医生需要使用规范的语句,例如“告知的风险包括….”或“告知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如果出现患者拒绝治疗的情况,医生需要仔细告知患者拒绝治疗后的风险。同时,医生需要仔细在其病案中记录与患者的谈话进程并签署拒绝治疗的文件。

纽约一名叫约翰逊的律师说:“与其在法庭上面对原告方患者5年的时间,不如在治疗过程中耐心地与患者好好交流5分钟。”在谈话的技巧上,医生们需要注意、注意、再注意。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