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醉酒医闹 医生该如何应对?
2015-03-09
616

今年1月24日发生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人民医院的医患坠梯事件还历历在目,两个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令人悲痛。悲剧已经发生,生者应该反思。在医院不乏醉酒的患者、家属、陪诊者等等,医生和护士应该如何应对他们?跟他们讲道理行得通吗?

反问

医患冲突频发,我们不禁要问:患者及家属为什么敢冲护士吼、不听医生制止,而且敢于出言不逊甚至动手?这实际上是长期以来医生、医院被妖魔化的结果,是社会对医院暴力过于宽容,导致人们骨子里有一种意识:打了骂了医生护士没事,到医院里闹没事。医院那种救死扶伤之地的神圣没有了,医生那种特别受尊敬的神圣没有了。如果能够如香港一样,对医务人员一丝一毫的侵犯都会依法严惩,人们心灵深处、骨子里有一种对医院、对医生的神圣感、敬畏感,明白医院不是可以胡来的地方,那么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医院有没有安保预案?为什么没有快速反应机制?据说,医院里的预案不少,但真正在关键时候用得上的有几个?很多预案连医院的职工都不一定知道,仅仅作为上级检查或医院等级评审时的要求制定并装订成册,既没有经过培训、演练,也不进行“年检”,一成多年不变,新入职的员工岗前培训基本不培训,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医务人员没有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遇事就想不到还有什么预案,什么快速反应机制。

事实上,在医院加强安保措施,防止恶性院暴事件发生方面,有着较好的国际经验。以美国为例,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署(OSHA)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该指南就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避免和防范暴力侵入,提出一些实践起来较为有效的具体规定。

首先是医院应有完备的自我防范设施,如:医疗场所必须安装报警钮,配备手持报警器、移动通讯步话机等有效的报警系统;医院大门必须装备金属探测器,以避免有人持凶器入内;必须装备24小时监控系统;设置紧急员工避险房间,保证治疗区有备用出口;家具布置和治疗区陈设应避免妨碍员工脱困,避免设置容易刺激暴力或被用来行凶的物品。还有就是医院普遍有严格的门禁制度,病患家属很难进入治疗区和住院区,进入者都要签到并佩戴通行证。医院还须将那些有暴力记录的患者和家属列入“限制”名单,并发放给护士站和访客签到处;医院有权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暴力或攻击倾向。

如何应对醉酒者?

首先是识别,即要在第一时间识别并判断“危险程度”。这里的危险程度包括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可能实施手段的危害性。具体识别与判断,主要通过嗅气味、听声音、观步态、察面色以及行为举止等,既与酒精入量有关,也与饮酒者平常的自制力有关,一般不难判断。

第二是顺其自然,不要激惹激怒他们。饮酒后,往往可以使人自制力变差。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气比较盛,还有一些人好胜心强,自制力差,另外还有一些对生活家庭工作事业不满意,有情绪,遇酒便醉,以酒做邪。作为不得不直接面对的一线医生护士,不要与他们讲道理,因为酒后之人与精神病人没有区别,与他讲道理是没有意义的。在没有财产人身安全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顺着他,哄他,不要激惹他们。更要避免为一些“话”而费口舌。

第三是躲,也就是不要直接发生冲突,必要时逃跑。面对酒疯子,惹不起就得躲,因为你与他没有道理可讲。宁愿被酒疯子骂成窝囊废,也不要逞强好胜。要智慧,不要硬上。人一旦喝醉酒失去了理智,就能干出各种各样的事。

第四是立即启动“医闹事件应对预案”。一般,医院不可能专为酒后就医患者制定一个应急预案。如果你判断某位饮酒者可能情绪失控,难以控制并可能危害医院里患者、陪诊者、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或者可能危害公共财物,无法控制场面,那么你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医院安全保卫部门,请求他们立即赶赴现场制止不当行为。如果无法制止或已经发生财产、人身损害或医院保安较长时间难以控制局面,就必须报告就近公安部门。

患者醉酒就医,意识不清,由此引发的突发事件并不鲜见。其实,遭遇酒后蛮横行为的不仅有医院,一些公共服务场所对这类事件也见怪不怪,一些工作人员谈论起“撒酒疯”的顾客很是厌烦。

我们当然期待醉酒的人越来越少,更期待相关部门出台法规,从法律的角度来约束这种不文明行为。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