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卖一建:宿迁医改引发的争议和思考
2015-04-01
347

十多年前卖掉公立医院,如今又大手笔投入兴建公立医院,再加上最近原市委书记仇和被调查,宿迁医改备受关注。宿迁医改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许对宿迁医改的深入思考有助于让我们摆脱新医改究竟怎样蹚过深水区的迷惘。

一卖一建难道都是拍脑袋决策?

改制前,宿迁全市2/3的医院运营困难,而大医院又拥挤不堪,导致看病困难,这是宿迁当初做出卖掉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决策的关键,但并非像一些专家所说的那样,他们并没有全部卖完。

他们当初实施医改的总体思路是,凡是老百姓需要、社会资本愿意干的、有积极性有能力干的,尽量让社会资本干,实现办医投入主体多元化。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宿迁市也总结出一套方案:“管办分开、医防分设、医卫分策”。

如今看来,这套方案并没有什么不妥。在这么多年没有政府投入支持的情况下,民营医院能够支撑起宿迁500多万人民的医疗服务,价格并不贵。而且近年来,这些民营医院正在积极改善医疗条件,着力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据相关统计显示,如今宿迁的医疗资源并不短缺,没有必要由政府来另外兴办医院。在这种情况下,一卖一建难道都是拍脑袋决策?

大政策下的孤岛怎么生存与发展?

周围都是有着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公立医院,宿迁无疑成为一个孤岛。我国目前已经逐步加大对民营医院的支持力度,但是仍然有许多玻璃门阻挡着民营医院的发展,民营医院不能与公立医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面临这种尴尬局面,宿迁怎么与国家投资体制衔接,其实就是一个死结。因为传统的观念一直坚定的认为,政府的投资要顺利进入民营医院,谁也不敢顶着“利益输送”的大帽子,最终可能会倒向“此路不通!”境地。

政府购买服务如何落地有待探索

宿迁当然不想永远错过政府补贴。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怎么才能做到位而且不被认为是“利益输送”确实需要探索。一种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促进市场发育不断健全的历程中,逐步过渡到补需方。从目前看,还要走很远的路。

医院民营化后如何发展,体制应该多反思

一些专家总是喜欢给民营医院扣上一顶“坏人”的帽子,说“民营医院永远难以摆脱其逐利冲动,永远是利益最大化”。其实,医院不逐利又如何生存和运营呢?现在的公立医院又有多少不逐利呢?诚然,民营医院在发展汇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归结于民营医院本身,而需要更多地从体制上反思。

政府大手笔是否又是一次伤害?

此次宿迁兴建公立医院,可谓投入巨大。面对竞争对手的崛起,所有民营医院不无担忧。尽管为了平复民营医疗机构的担心,宿迁市领导表示,“宿迁医改不走回头路,已改制的医院不收回,继续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疗,而政府也要加大投入。”但是,这几年民营医院都在加大投入,购买先进仪器,但是,与这家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设备和技术就显得太落伍了,很多投资可能会白费。这如同将一只饿狼投入羊群,结果可想而知。

在新医改的探路过程中,政府应该更多地学会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如何尽早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