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凌晨,医生过劳死的悲剧再次上演。继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相继倒在手术台上以后,这次惨遭不幸的是一位年轻的儿科医生。14日凌晨,福州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康强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3岁。
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忙得没空看病或成为医生倒下的一大原因。儿科是即外科和麻醉科之后的又一个医生过劳重灾区。因为儿科“钱少、活多、风险大”,所以儿科医生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坚守在岗位上的儿科医生面临的工作量远超常人所能承受的范围。超负荷的工作成为压垮他们健康的一大因素。
据了解,康医生是福州市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后一直从事小儿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10多篇。11日早上,康医生突发脑溢血,送进医院经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经多日抢救无效,于14日零点15分逝世。
由于儿科医务人员较少,康医生平时工作强度很大,每3天要上一次夜班。值一次夜班,康医生至少要上26小时才能下班。就连周末,他也要到医院查房。不值夜班时,碰到危重病人的抢救,他也要从家中赶到医院。除了病房的工作,还有门诊,急诊,教学。
在康医生去世后,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儿科的医生不够,夜间急诊只好先挪到病房,由病房医生处理,儿科夜间急诊也被迫叫停。很多患者听闻康医生由于脑溢血过时,都非常惋惜。
康医生的口碑很好。据知情人透露,康医生曾救治过许多生命垂危的新生儿。由于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太大,他有时有些头痛。康医生自己以为是长期睡眠不足所致,虽然每天都在医院上班,却没顾得上诊治自己的病。
据附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介绍,脑血管瘤是颅内血管经血流冲击,局部血管壁变薄,逐渐膨出的气球状瘤,被称作“一颗埋藏在脑中的不定时炸弹”。目前医学业内对血管瘤的病因和爆发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血管瘤可能是原发的,但压力大、疲劳等因素很可能导致血管瘤破裂。还有一种说法是脑血管瘤可能是先天性的,恰好50多岁是高发期,不一定与工作压力大有关。
无论发生在康医生身上的是哪一种,有一点事实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儿科医生紧缺,活多、风险大的问题。
很多医疗圈的同僚在看到这则新闻后都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康强已是主任医师,却还要在医院值二线班?按理说,一般这个级别的医生,只要在家“待呼”,碰到危重病人抢救才赶到医院。
知情人士透露,儿科医生奇缺,缺一就垮。近10年来,医院走了近10个儿科医生,有的转岗,有的辞职,有的调动。如今市一儿科43张病床,新生儿科40张左右的床位,都由十几名儿科医生负责,其中还有几名是见习医生(需时不时到其他科室轮转学习)。已经超负荷运转,少一个医生,都匀不过来。所以这次康主任走了,只好把儿科夜间急诊停了。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很多儿科工作的专家和医生都表示理解和赞同。更有人概括儿科的工作是“钱少、活多、风险大”。有医生说,婴幼儿爱哭闹,无法准确表述病情;儿科病情变化大,风险高;但儿科医生待遇不高,病人又多;很多医生不愿意到儿科,导致福建儿科的诊疗水平在全国偏低。
除此之外,医疗大环境也是导师儿科医生过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医生不仅体累,如今的医闹、伤医事件让医生心累。尤其是儿科变症快,儿科医生特别害怕一些不可预期情况下家属的不理解,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近年来,数位医生倒在工作岗位上,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医生过劳的这个问题。对此,有省妇幼保健院的刘光华建议,应制定全省儿科人才的培养规划,鼓励更多医生从事儿科工作;从医改层面,向弱势的儿科、产科、精神科、康复科倾斜,从政策上支持医院工作的长远发展,比如增加奖金分配;增加宣传、沟通,让更多患儿的家属了解医生的辛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给医生减压。
而其他科室的医生也提出,医院应该有义务,并承担起强制医生体检、强制医生休假的责任。并呼吁全社会关爱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