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医闹”是如何出现的?
2015-05-12
382

医闹,作为前段时间国家专项打击医疗犯罪的主要对象,现如今已经有了很好的缓解。各地的医闹事件得到了遏制。但是俗话说得好,旧事物的灭亡总是伴随着新事物的诞生。在医闹事件逐渐淡去之后,又多了一个新的名词:”软医闹”。

“软医闹”作为一种新的医闹形式,可以说伤害性比传统医闹还要大。虽然他们不会让医生收到生命的威胁,但是或许会让一名医生身败名裂;对于医院来说,可能由于长期压床或散布谣言等行为,加剧医患矛盾。

普遍认为医闹的解释是这样的:“医闹”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各种途径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的行为,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

而“软医闹”的行为则具有以下四种特征:1.每天坐在医院诊室外、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讲述诊室内医生的“恶劣行径”;2.不定期给媒体写信、或将不实信息通过自媒体或论坛在网上进行放大;3.不断使用编造出来的信息向医院上级单位举报这家医院院长或医生存在的问题;4.压床不出院。

有专家分析,“软医闹”的诞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是法律的不健全。虽然“软医闹”不会对医生造成人身安全上的伤害,但是造谣诽谤也算是软暴力。现在的医疗相关法律还没有对医闹一词有明确的意义,更别说“软医闹”了。这也让“软医闹”有了法律的空子可钻,也有了可以生存的土壤。所以说,“软医闹”的出现,显示了法律在医疗秩序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很多“软医闹”实属被逼无奈的。大部分患者不会刻意去找医生和医院的麻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而且健康还是最重要的。但是当有些患者在知书达理心平气和的心态下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那么就会被迫成为“软医闹”。有专家就对此表示,长期压床患者有一部分是对诊疗程序和结果不满,但更多是治疗后的康复没能得到相应的支持和救助,患者只能一直住在医院,这体现了社会救助制度的缺失。

第三个原因这是现在的社会风气逐渐变好,暴力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了。当社会趋于一个稳定的时候,社会矛盾就会呈下降趋势,因此用打砸这种挑战法律的“医闹”自然会越发减少,“软医闹”才会显现出来。

要想解决“软医闹”的问题,事实上和传统医闹的解决方法差不多。首先是要提高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只有让别人找不到毛病,才会让别人找不到闹的理由。第二,就是要借助法律的手段。患者可以维权,医生和医院也可以维权。但是现在执法机构很清楚单方面处置维权者既不公平也不容易,同时也很难弄清真相,所以常常消极不作为,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给那些真正无理取闹者提供了非法获取利益的机会。所以政府也要出面,尽快健全法律法规,让这些医闹没有空子可以钻。

另外,当医院遇到这种类型的患者时,切不可与之对抗,而是要尊重事实,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疏导。可以说医闹的形成,促使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逐步规范,这对医院来说是挑战,要让坏事变好。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