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华西医院一位从外地前来进修的医生连做11小时手术后突发心脏病,幸得同事现场紧急施救才脱离生命危险。据悉,年仅36岁的医生柏华平时就患有高血压,但因工作太忙没有引起重视,诱发了心脏疾病。近年来,不少正当壮年的医生因超负荷工作猝死。人们在哀悼之余不禁反思:医生为什么接二连三倒下?
医生连做11小时手术突发心脏病
“那天确实十分凶险,柏医生刚做了好几台大手术正在休息时,突然就说胸口疼痛难当。”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的孟文建医生是和柏华同一个医疗组的同事。他还记得,19日从早上9点开始,科室一共安排了5台手术,柏华医生作为主刀医生的助手参与其中。到了晚上8点左右,第4台手术已经结束后,柏华在从卫生间回到手术室休息室后就告诉他,自己胸口很闷。在休息室沙发上躺了一会,胸痛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难以忍受,“他痛得满头大汗,连脚部的肌肉都僵硬了。”一旁的主刀医生王自强和孟文建赶紧冲过来,发现他四肢冰凉、血压很高,两位医生立即为他做了个心电图,又请来心脏外科的值班医生会诊。第二天,做了CT检查后的柏华被确诊为严重主动脉夹层分离。
日前,在经历了9个小时的主动脉置换修补和加支架手术,又在重症监护室里接受了两天的密切观察后,柏华医生才脱离生命危险。接下来等待他的,还将有动脉支架介入手术,以及长时间的康复治疗。
当外科医生十多年 曾检查出高血压但没重视
据柏华的妻子陈女士介绍,丈夫当外科医生已十多年,任职于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一家中医院,今年3月来华西医院进修前已是科室副主任。“他平时很注意体育锻炼,喜欢踢足球,也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只是前年检查出来血压有点高,但他总说平时没有什么感觉,就没怎么吃药。”
“在华西医院的手术室里倒下,既是不幸,也是万幸。这种病十分凶险,如果在院外发病,急救不得当或是诊断被耽误,就面临着生命危险。”来自华西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郭应强说。
郭应强医生介绍,柏华的病症是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即大动脉血管内层出现撕裂伤,伤口顺着主动脉一直延伸到腿部,病情十分严重。这种病的根源就是高血压长期未得到良好控制,长期血流动力过大使主动脉血管处于痉挛受压状态,在劳累、压力等诱因的作用下,引起了主动脉弓破裂。
强大压力下 医生健康问题凸显
“每周至少有1~2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上门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甚至应付医药代表,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医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多年来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患者数量大、就诊条件有限等实际情况限制,仍然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同时,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其次,给医生造成巨大压力的原因还有来自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过高期待。这一点与我国国民的生命价值和健康医疗教育不足有关,而这种过高期待往往致使如今的医患矛盾更加突出。
而且,“医者不自医”的情况也给医生猝然倒下埋下了伏笔。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每年都会为员工提供一次固定体检,多数医生一旦错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补上。尽管身边的同事都是医学专家,很多人都不愿开口增加同事的负担。“很少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儿。”
建立合理医疗制度是应对根本
“医者不自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归因于当前患者普遍存在的就医习惯,进一步则应归因于大小医院之间的水平差距。只有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象,“医者不自医”的时代伤痛才能治愈。
多位医生因过劳死频频倒下,让人痛惜之余也提醒医院,应该建立合理的倒班制度,避免医生加班时间过长;定期为医生做体检也能提前预防他们因过劳而造成的一些疾病。此外,医生自身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一些身体的危险信号时,一定要及时检查。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