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执业模式轮番创新 助力医生自由流动
2015-06-09
389

新一轮的医改中,“解放医生”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医生待遇不高被指为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医疗腐败的根本原因。于是,许多体制内的医生开始探索执业的新方式: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开诊所、创办医生工作室、医生集团……医生抱团下海,医院可能将沦为为医生提供医疗设备和执业场地的地方。这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体制的改革,为医生自由流动增加动力。

探索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医师在国内前几年就已经出现。

2012年,国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从上海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职位上辞职,之后先后任职于两家民营医院。2014年7月,他创办了国内首个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

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辞职。经过了从传统医疗体制、到尝试自己开诊所的两年努力,于莺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外资医疗集团参与创业。今年4月,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正式开业,于莺为门诊中心CEO。

今年3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发起组织了“体制内医生集团”,通过建立一个互联网平台,对签约医生根据预约特定需求的患者进行调配,安排诊疗服务。

5月8日,一个由北京的6家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心律失常专业的骨干组成的“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宣告成立,成为我国心内专科领域第一个专科医生多点执业平台。

5月15日,落户在广州的 “私人医生工作室”也正式揭牌运营,“坐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位专家正式接诊。

国家对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已经在逐步放宽,体制内有抱负、有能力的医生也在借此机会跃跃欲试。

以张强的医生集团为例,他目的是要为国内自由执业的医生打造一个平台,“医生本身就是品牌,我们的目的是帮助他处理除了看诊手术以外所有的事情,类似与医院签约、法律支持、团队建设等等问题,来帮助医生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服务。”张强表示。

与传统医院不同的是,在张强医生集团中,医生和医院的关系不再是单一雇佣关系,医生通过保险公司或患者获得收入,收入标准按照国际通行的CPT-CODE标准(标准化医疗服务薪酬计算方式,即按照服务时间与难度权重计算医生的报酬),医院仅仅成为提供设备和空间的场所,医生成为医疗服务中的核心资源。张强希望可以通过“医生集团”这个平台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自由执业,另一个则是医生收入阳光化。

医生集团和私人医生工作室给医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业界看来,医生实现自由执业可能会成为改变我国固有医疗体制的关键一步。医生市场化能够为医生的服务提供正确定价,改变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以药养医”的现状。但是无论是“体制内医生集团”,还是“私人医生工作室”,这些医生执业模式并不是独立运营在医院体制之外,而是采取了医生组成集体和第一执业地点之外的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些集体中的医生仍然在体制内。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表示,医生多点执业逐步放开后,越来越多的医生脱掉了“脚镣手铐”。“无论是多点执业抑或自由执业,对打破过去固有的医疗体制结构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医生资源的自由流动。” 庄一强说。

庄一强认为,目前医生的多点执业其实是“加班执业”,因为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每一个医院的医生工作绝对都是满负荷的,他们来到其他地点执业大多是利用休息时间。但是医生单位时间内的诊疗时间是有限的,目前来看多点执业从根本上来说并不能增加供应。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