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服务没人做 互联网医疗后劲不足
2015-06-24
460

近两年,互联网医疗迎来投资热。无论是开发医疗辅助工具App、兴办互联网医院,还是开一家小小的网上医疗咨询公司,都是抓住这个新兴市场的机遇。尽管发展的机遇无限,但医疗的本质归根结底还是要围绕着问诊来展开,而这一服务的推行终究离不开医生。那么问题来了:中国到底有没有充足的医生资源来来为数千个互联网医疗项目提供后端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项目在中国不断涌现,然而因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呈现结构性失衡,互联网医疗的后端医疗服务能力成了非常薄弱的环节。中国的优势医疗资源、优秀医生长期以来都被大医院垄断和占据。而基层医院则因为长期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匮而无法获得病人信任,从而常年业务量不足,即使有优秀的人才加入最终也会被虹吸到大医院去。

那么,当互联网切入医疗服务领域后,将依靠谁来做后端服务?如果让基层医疗机构来提供服务,用户的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线下的这类资源可获得性非常强,价格低廉并且可以使用医保,用户并没有动力去自费使用线上的服务。而如果让三甲医院的医生来提供服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做线上服务可以帮助医生树立自身品牌和吸引客流,对于一些有能力,特别是事业还处于上升期的医生而言,当然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但是,医生的时间毕竟有限,这些医生在线下的业务本身已经足够繁忙,他们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线上的服务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弱了。而且,与来自产品的利润相比,这对他们来说得到的经济利益太小了,动力明显不足。

以上海为例,上海的三级医院的医生总计3.1万多人,但医生总数有将近10万。如果仅依靠这三万大医院的医生,恐怕是很难为2400万的常住人口服务,更不要提大量来自外地的就医者。因此,如果互联网医疗的后端服务要指望这些医生再抽出碎片化的时间来为其用户进行服务,其难度可想而知。

有人会说,这些互联网医疗项目可以出高价购买医生的时间,或者是为用户提供补贴。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获得和吸引资源的有利条件,但这种模式本身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对用户的补贴结束,用户的需求依旧会转移到可以使用医保的线下。而那些没有资金实力大规模购买医生碎片化时间的公司则很难获得真正的发展。

因此,就目前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后端服务都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瓶颈,如何发展优质稳定的后端服务是未来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业内人士给出几种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比如自建医生队伍,这可以有效控制质量和风险,但对资金的需求是长期的,不适合普通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发展;或者与一些优质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但这依旧受制于合作伙伴的意愿。除此之外,还可以自行培训医生,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诊疗和规范体系来培训合格的医生,但这依旧需要落实到实体,通过将某些二级或者一级医院转型成培训基地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同时,通过围绕这一培训基地的卫星式门诊来完善整体服务的流程。

然而,没有医生的资源流动,仅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拓展市场,还不足以让互联网医疗真正发挥出实力和干劲。

互联网医疗的大爆发还要等到医生自由执业的开展,医生评定模式和支付方的改革,以及整个医疗市场从无需变得有序之后。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