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拟不设门诊 可行吗?
2015-07-01
542

6月30日,上海政协召开“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专题协商会。从会上获悉,上海正在进行“医疗价格服务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而在未来,上海市中心部分二级医院将改成护理院,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只接受疑难杂症病人和住院病人。三级医院拟不设门诊,可行吗?

改变以药养医现状:“医疗价格服务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一直以来,“以药养医”“化验养医”的问题常为百姓诟病。不过这一问题正在“破冰”——据悉,上海正在进行“医疗价格服务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原本过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将会“回归”。

过去一段时间,相关部门对上海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了成本研究,且研究的项目细化达9000多项。接下来,将按照其成本以及与周边地区同类医疗服务的比价,逐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这一被称为“医疗价格服务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将体现医生的价值,也将降低“药占比”,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

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拟不设门诊

面对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上海正在稳步推行分级诊疗制度,但社区医院全科医生的巨大缺口是一大“拦路虎”。据介绍,上海目前社区医院达到全科医生水平的仅有3000多人,缺口达5000多人,未来全科医生的培养亟待加强。

与此同时,记者从会上获悉,上海正在规划将市中心的部分二级医院改成护理院,以缓解中心城区老人护理问题。“市中心的二级医院比较尴尬,我们将把市区一些定位不清的二级医院改成护理院,填补市中心有护理功能养老机构的空白。”相关市领导表示,未来,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将不设门诊,只做疑难杂症病人的诊疗,以及住院病人的诊疗。

分级诊疗推进困境重重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制订分级诊疗办法,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是新医改的重点工作之一。2014年,部分城市地区已开始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就整体而言中国医疗供需错配积重难返,现阶段分级诊疗困境重重,分级诊疗才刚刚吹响号角,尚且谈不上攻坚。

目前,分级诊疗推行遇到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患者无序就医,非科学就医观念,对基层医生不信任,趋高心理普遍;大医院规模扩张,大小通吃与基层医院抢病人,收治常见病多发病。某省会城市的附属医院收治疝气病人,某直辖市三甲医院收治择期手术的阑尾炎病人,三甲医院的便民门诊专门开药,与街边药房无异;大医院医生过度疲劳,甚至出现过劳死。大医院门诊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医生人均门诊病人是7个病人;双向转诊送上来沉不下来,变为单向转诊等等。由于对基层医生缺乏信任,基层首诊率一直不高。以上海为例,2003年社区首诊率为35%,2013年该数字为40%,10年时间仅增长了5%。

分级诊疗出路在何方?

2013年,日本政府为强化分级诊疗意图收取越级诊疗费,但最终胎死腹中。中国的分级诊疗出路又在何方?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思路。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医院进行功能定位,建立三级医疗体系。通过医保报销比例调控,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中期实现医生自由执业,通过不同收费标准,让成熟的值得信任的医生下沉到基层在社区。增加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长期措施是建立一支值得病人信赖的基层医生队伍,人才梯队建设是关键。

目前,中国有280多万医生,但只有一半大学毕业。在国外,只要是医生都是同一标准的合格的专业人员。比如,美国都是8年教育后才能成为医生,英国5+3模式最为常见,即5年的医学院教育,加上3年的临床规范化培训。中国的医学教育制度则有3年制中专(医士),4年制大专(医高专),5年制本科,7年制硕士和8年制博士。越是基层医生学制越短,很难获得病人的信赖。

“一卡通走遍天下、无序就医何时歇”。分级诊疗是医改的一个横断面,是医改的集大成者,不是一个卫生部门就可以解决好的事情。说到底,医疗改革=民生改革=社会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甚至国务院的重视。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