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疗服务需求严重未被满足,这是各路资本都注意到的现象。“鼓励社会办医”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被放到了突出位置。那么社会资本办医的前路是一马平川还是荆棘满途呢?
其实在此之前,10月14日国发40号文即《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引起了业内震动。40号文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支持力度空前,甚至一度让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工作瘫痪:各方都打电话去咨询,哪里有合适的医院可以收购?
在满足公众医疗服务需求的目标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直是两股力量。自2003年以来,国家不断鼓励重视民营医院的发展,但实际效果却很微弱。2012年末,全国各类医疗机构数量为95.02万家,其中民营医院10511家,似乎远未达到“作为公立医院补充”的目的。在这些民营医院中,真正发展良好的屈指可数。
《决定》对社会办医有何实质性好处?
此次《决定》中对于非公医疗相关政策的调子明确,用市场的力量来优化配置资源。虽然之前的40号文、58号文(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通知》)都有类似提法,但这次显然有“清障”的意思。
“清障”的内容主要在“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上。多点执业是制约社会资本办医最重要的方面。现在的医生资源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框架下,医生享有事业单位编制,这和市场是不匹配的。如果不放开医生这一块,很多工作都是无用功。
现在的“多点执业”需要医生到卫生局注册,然后经其所在医院的院长盖章许可才行。这基本上堵死了医生走出来的道路。理想的多点执业是备案制,只要到医师协会备案,医生就可以自由流动。
社会办医压力大
目前社会资本开办单体医院,至少从盈利上来讲压力还是很大的。投资人至少要做两年亏损的打算。至于什么时候开始有回报,这和医院业务种类有关,各类医院不同。
连锁医院也会碰到亏损的问题,往往是这家医院做到赚钱了,但一扩展就亏损。这是很多社会资本办医碰到的问题。一方面是规模经济的问题,也有不同地区医疗体系的差异问题。
面对主导精神的变化,我们期待细则的推进,期盼多点执业政策有所变化。从制约民营医院的人才问题上看,医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自由职业”,即医生自由选择自己的执业状态,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多点执业”。我们期待这类政策细节的到位,也期盼循序渐进的改革能越来越多的倾斜于私立医院。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