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费用上涨、过度医疗、医生收回扣等医疗问题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中极为普遍。有人将这些归于道德问题,认为医院现在不讲医德了,改为逐利了。也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化的医疗改革造成的,所以医疗应该抛弃市场,回归公益。公益性的本意是要让公众能够受益。医疗当然要给公众带来益处,不过,没有弄清楚公益性的真正含义,医改就永远只能在表面现象上打转。
什么是“公益性”?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这应该是医改中关于“公益性”的最早提法。其后,许多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提“公益性”这个词。一时间,强化公益性成了医改的重点。
公益性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认为,广义上的公益性是指医疗改革公众能够受益的程度。对于公众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第二是公众看病负担的降低;第三是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广东省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曾指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公平可及之本。
许多人都呼吁中国的医疗改革回归公益,这是好事。但究竟怎样才能回归公益,怎样做才能实现公益?在许多人眼里,“公益性”被解读为“公立体制”的代名词,与“公立体制”划上等号。这种观点认为政府办的公立医院一定具有公益性,市场化道路意味着营利,意味着失去公益性,非公立体制一定不具备公益性。持这种观点的人难道是要让我国的医疗体制再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吗?
实践证明,就算是公益性单位,未必就能对公众有益处。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吃“大锅饭”,可以说是处处要体现“公”,然而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社会物质也很难丰富。再回到医疗来说,多年来,政府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办公立医院,把一切希望寄托给公立医院,公立医院规模越快越大,但效果是没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给公众带来益处。
医疗的确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过去在医疗资源不丰富的时候,政府对医疗管得很“死”是为了保障那个时候的可及性。但是,现在医疗需求和资源都在大大增长,如果还按照过去的管理办法,什么都是政府“包办”,那就打破了市场参与资源分配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政府“包办”、层层审批,没有竞争压力,没有动力,没有自律。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更难以实现公平公益。
“营利性”是坏事吗?
不可否认,市场有逐利性。其实,正是逐利性带动了发展。如果认为越穷越光荣,那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退了?就算中国医疗不走市场化的改革,仅靠政府支持,对于如此庞大的医疗需求,也是难以满足的。何况中国医疗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逐利性并不可怕,“逐利性”与“公益性”也不矛盾,逐利性中也可以有效益的体现。
大家之所以对于“营利性”医疗机构从来没有好印象,认为营利性民营医院只知挣钱,不会产生公益性,只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才会产生公益性,才会对公众有益处,那是因为在中国“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国外许多国家,“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这一国主要的医疗服务,而且做得也很好。这能否实现,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的市场环境。如果这个市场还是由行政权力部门说了算,那这个市场就很难培育出能够让民众收益的医疗机构。
一个基本事实是,医生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劳动多挣钱,无可厚非!医院追求经济效益也无可厚非!医院不追求经济效益,必然失去动力!计划经济年代各种资源都短缺,原因就在此!
既然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如果还要说医改就是政府更加强化管控,设法让公立医院摈弃逐利性,产生公益性,那这个公益性就很难实现。
实现公益性的关键是能否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公平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医疗服务机构不是通过特权生存,而是通过平等竞争,接受患者的挑选。患者光顾的,经济效益好,患者逃离的,没有经济收入,被市场淘汰。在市场压力下,大家都会以质优价廉的服务争取患者光顾,患者是市场的上帝。在这种环境中,患者才能得到公益性服务。
现在的公立医院只重视上级政府官员们的评价,不理会患者的感受。只被上级赏识,不被人民群众接受的,不能算做公益性!所以,医改必须摆脱被那些模糊概念困扰,建立起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医疗服务体系,那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医疗市场,这也是十八大的基本要求。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