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举行2015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政界、医药协会和药企的相关人士纷纷发表了对于药价改革方向的看法,一时间开启药价大论战,主导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部委成为众矢之的。在重压之下,他们不得不搬出“国办发文”的高压挡箭牌,似乎要平息这场“战火”。此时,卫计委还坐得住吗?
政府用管制解决管制是不可能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指出,试图通过更加严格的管控来解决当前政府管制过多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能用曾经制造问题的办法去解决它。牛正乾说,由于管制不当造成的问题,试图用更加严格的管制去解决它,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问题。他举出一个很典型的例子:3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改革,放开搞活,让农民自主决定生产经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是制度创新,激发了亿万人的创造力,也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使市场在粮食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作用。
不能用政府招标定价取代市场形成价格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表示,政府对绝大多数药品不再直接定价,就是把定价权交给市场,政府包括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市场的监管,而不是市场的主体。如果直接招标药品就是深层错位,就是越俎代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就不可能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市场形成价格,政府手不能伸得太长
国家人社部社保中心医疗服务管理处处长段政明认为,药品从企业到患者手上包含两个环节:药企卖给医院,医院开给患者。第一个环节是药品的自然属性,用于交换的商品。第二个环节是药品的社会属性,要保护参保人员的用药权益。药品从企业到医院是纯粹的市场交易环节,交易的主体就是药企和医院,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在不具备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要参与价格的形成都是手伸得太长。药品的社会保障功能,涉及方很多,政府、医保、卫生、药企、患者代表。我们共同来协商如何让参保人员公平合理获得这个药品。
招标,还要重演发改委的教训吗?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一个本来体现公平、竞争择优精神的药品招标采购的政策实行16年了,由于少部分人权力和欲望的膨胀已经扭曲得面目全非。面目全非,充满了歪理邪说的各级招标部门的种种规定多如牛毛,花样繁新的政策频出,企业应对这样政策不确定性苦不堪言又很无奈,走偏了的药品招标政策祸害了一个好好的健康产业自身不健康。我们呼吁那小部分借助政府招标的名义膨胀政府权力,还不放手不收敛的人识大体、顾大局,还要洁身自好。
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简政放权,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督,而药品的买和卖本身就是市场交易的微观经营活动,招标不买药不卖药,不付钱也不承担责任,为什么它事事都要管呢?政府不干预招标,只是加强检查,难道不可以吗?非得要制定审批招标入门价,审批招标目录等等,非得要制定这些吗?招标中寻租腐败案件频发,全国究竟有多少干部因违法违纪?
落网?太多了,恐怕一时还很难统计清楚。我记得仅湖南省招标腐败一个案牵出来的药监、物价、卫生、社保等部门一共有22位官员,这是一个十分惨痛的教训,难道其他省还想重演吗?
计划经济的管控思维让企业很累
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说,他个人在医药行业干了30多年,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经历了市场经济25年,但是医药行业,或者医药大健康行业,或者医疗医药行业,是目前为止政府的权力,或者原来计划经济的一些思维还深度介入的行业,这个行业远远没有市场化。政府部门很多做事情的方式还是按照过去计划经济的管控思维在做。这个环境中,企业感到越来越累,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越来越疑惑。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