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专家难”是因为对人才的重视不够
2015-09-11
502

对于人的重视不够,是医改过程当中一个严重的问题。日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代涛在解读《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09~2014)》时指出,不解决人的问题,改革就不太容易获得预计的效果。

目前,医改正在全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为什么会形成看病难?因为患者都扎堆大医院看病,都希望挂专家号。专家号哪里有?只有大医院才有。殊不知这些都是因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造成的。老百姓也想在家门口看病,可是家门口没有好医生,谁敢放心地去?

其实,我们想要的好的医疗服务都是由医务人员来提供的,没有医务人员哪里来的服务,缺乏好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又如何能做好服务?所以,代涛认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这就造成了我们所说说的“看专家难”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重视和加大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

代涛说,从根源上讲,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和重视还是不够的。医疗行业辛苦,风险又大,而且收益和付出不是完全匹配。如此一来,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没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从而使医疗人才更加匮乏,患者获得服务就更难,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距离人们的期望差距也就加大。

加大对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投入,代涛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加快事业单位的体制的改革,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目前,我们对医院的管理者建立正向的法人结构,改革事业单位的养老医疗的保障制度,在人才队伍建设当中,特别是加强基层卫生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对他们的吸引力。如果没有基层的加强,医改就很难说成功了。现在谈医改更多的是谈看病就医,实际上我们对健康的需求是保障健康,不单单是看病就医,还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其次,让医务人员能够按照他们的付出获得应有的报酬。如果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的价值长期不能得到体现,那么医改无论怎么改,都很难实现目标。医改就是要打破医疗机构的逐利性,让医务人员根据其工作的风险、强度和技术含量得到一个价值体现。

第三,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要加大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改革医学教育的模式。要强调医教的协同,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的总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医疗卫生队伍长期不足、质量不够高、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特别要加强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尽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高他们的收入,吸引人才留在基层,缓解基层卫生人员的短缺。要实实在在地给基层人员前途,还要“有钱可图”。此外,要有更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加强对住院医师的培训。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