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不衰是因为“需”字在作怪?
2015-09-17
315

“特需”医疗是与普通医疗相区别的,无论在医疗技术、医疗服务还是医疗价格上都上了一个层次。上世纪末,“特需”是身份的体现,现在这种身份识别已经取消。不过,有些人认为“特需”医疗挤占了公共医疗资源,应该将其取缔,一些医院也做了许多尝试。但实际情况是,“特需”不但取不了,还在逐年增加,这究竟是为什么?

对于特需医疗,上海市最先“开刀”。2011年5月,《上海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15》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特需医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对特需床位实施剥离,以人员、品牌、技术等形式在两个医疗拓展区内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

上海医改针对公立特需病房制定了3个政策:花3年时间让特需病房逐步退出,把公立医院资源还给公众;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仍保留专家门诊;特需病房承载的高端医疗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浦东和闵行两大国际医学园区内。

当时,医界提出几个问题:1.如果剥离了“特需”业务,国家如何补贴医院因此而减少的收入?2.如果把“特需”放入浦东、闵行,这样的新医院是否和原来的公立医院从经济上彻底分开?利润如何分成?医生收入如何提高?3.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如果剥离“特需”给新医院,原有的公立医院是否会人才流失?技术优势会不会丧失?

事实证明,5年后上海各大三甲医院的特需病房实质上仍然存在,当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基本上也没解决。其实,几乎所有大医院都有所谓的特需病房。为什么特需病房在公立医院仍然普遍存在?

患者想获得高质量服务

没有患者不想得到好的服务。尤其是现在,社会发展了,百姓的收入提高了,为了身体健康,购买“特需”合乎情理。关键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患者看病都去大医院。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肯定与其心中的期望有落差。这也是一部分中产阶级愿意去找“私人医生”或者去一些提供高端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的原因。其实,“特需”跟这是一个道理,它的存在就是因为有市场、有需求。而当民营医院还未发展起来时,公立医院的“特需”就更具竞争力。

医院和医生想获得更多收入

“以药养医”让医院饱受诟病,但是政府补助不足,医院和医生只能通过其他方面增加收入。“特需”好歹也是通过服务来挣钱,它比靠产品来挣钱更能体现医务人员的价值。但特需病房剥离,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就会有损失。而如何弥补这种损失还不得而知。所以,目前特需病房剥离医院还不现实。

目前,国内很多社会办医机构的主治医生由多点执业的公立医院医生兼职,特需病房的医生也不例外。在体制还未变的情况下试行多点执业,让名医资源得到了更充分利用,医生收入也因此而增加,显然特需比普通门诊更适合名医的多点执业。而对病人而言,可以不用排队就预约专家进行诊疗,得到认真细致的诊治和优质的相关服务。这些就是“特需”存在的刚性需求。

“特需”理念需要更新

对“特需”的理解,中国和国外不同。如在特需病房的设计理念上,国外强调的是无菌,为预防交叉感染,所有装修都参照标准严格设计、运行;国内设计时往往考虑的是VIP身份地位,装修的像酒店不像医院,反而给消毒清洁带来了很大困难。一句话,国外的医院就是医院,国内重外表而轻实质,把医院变得不像医院了。

“特需”的存在和发展需要思考3个关键问题:钱从哪来?用在哪里?是否物有所值?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