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曾指出,医生多点执业是撬动整个医疗改革的支点。市场对于高质量医疗的需求正在增加,医生多点执业既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同时也可以让医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近日,福建省对于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办法可谓是多点执业道路探索的又一大进步。此次新政有哪些亮点?这些措施能否让医生真正得到实惠呢?
今年年初,福建省就针对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征求各方意见。在经历了多轮讨论之后,日前福建正式公布《福建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
此次医师执业新政的亮点在于医师开展多点执业实行备案管理,无需“东家”点头同意,只需向拟多点执业地点负责医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并向第一执业地点履行知情报备手续即可。而且,执业医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时间,按实际天数累计超过三个月的,可视同晋升高级职称前规定的基层服务时间。这就意味着医生多点执业时,晋升、学术地位等不会受到影响。
根据管理办法,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需符合: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同一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执业医师可不受职称和临床工作年限限制);执业范围涉及的专业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相同;执业医师拟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等级,应当低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或与其相当。
同时,医师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提供该多点执业的医师在职期间的考核情况,便于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做好多点执业医师的年度考核及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教授、爱康君安“私人医生工作室”创始人之一谢汝石则认为,未来医疗业态发展成熟的时候,医疗队伍应该出现三种状态:第一,被医院雇佣的医生,在医院全职工作;第二,医生集团或者医生工作室的医生,自由或者多点执业;第三,自己开诊所的医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医师资源的社会化。
多点执业是医生走向社会人的突破口。随着医改的深化,多点执业政策也日趋进步。不过,就目前的体制来看,医生还是“单位人”的身份,无论是晋升还是管理都取决于第一执业单位。这时,无论多点执业的口子开得多大,多么有吸引力,就算多点执业不用院长批准同意,医生还是很纠结,难以真正付诸于行动。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