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至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18个大二学生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他们来到了陕西并自己联系医院,寻找乡村医生。主要目的是关注医患关系,调查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了解基层医疗状况,用自己所学医疗知识为老百姓服务。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对于医生的职业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信息不对称致医患矛盾 医生应多多理解
见习第一天,陕西省博爱医院将他们18个人根据各自的学科分到了不同的科室。这一天,他们跟着医生参观医院、查房、观看手术。“我们觉得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医生和患者获得的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峻。”戈浩汀说,在走访患者的时候,很多患者和家属总希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医院有自己的操作流程,医生也有自己的操作规范,患者和家属并不了解这些,因此容易产生怀疑和不满。医生应该将病情尽量给患者和家属解释清楚。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便能打动患者,同时,患者在生病过程中也希望得到医生的重视,而医生和护士在语气、情绪等方面也要注意。
乡村医患关系较和谐 信任是关键
在户县石井村,医学生们拜访了这里的乡村医生高养卫。“这里的医患关系有着与乡土田园气息相匹配的和谐,村民们非常尊重高医生,在高医生的卫生室里,患者看病还可以赊账。”戈浩汀说这段话时露出羡慕的神情。高医生说之前他曾在中医医院干过两年,觉得压力太大,时间也不自由,于是选择了回乡村行医。
在高医生那里也了解到了,乡村与城市医患关系的差异也是由于环境因素。乡村没有城市人流量那么大,所以看病一定要有效果,医生能够了解村民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日的生活状况,所以能得到村民的信任。而大医院的患者流动较大,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数量庞大的陌生患者,对于病情只能靠基础问诊,缺少乡村间的人文关怀,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医生与患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此外,医学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所学知识,只有医术高了,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设备不断提升但乡村医生很缺乏
“我们去的这个乡村卫生室条件还可以,一些简单的身体检查和小病在这里都能看,还能买到部分药品,所以很多村民得了小病都在这里看。感觉现在农村医疗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对于这部分的投入也在加大,村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但乡村医生还是很缺乏。”戈浩汀表示,由于接触了高医生,同学们都很羡慕他现在的生活,大家想毕业后先去大医院磨练,等积累了经验也回到乡村,用所学知识为村民服务。
村医过去叫“赤脚医生”,现在叫乡村医生,但他们的身份始终没有变,仍然是农民。针对这个状况我国也加快脚步努力解决。目前江苏省按照万分之十三至十五的比例选择有资质的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的事业编制,这让村医们更有干劲。
由于工作环境差、工资低、养老难等问题,我国乡村医生流失严重,村医往往“退而不休”;加之晋升通道不畅,发展前途“迷茫”,这一岗位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日益减少。为优化乡村医生学历结构,国办的实施意见明确,除了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外,还要加强继续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
通过医学院校对在校期间医学生的培养,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医学生切身感受医患之间的关系和作为一名医生所具备的能力。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