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管局局长社区坐诊 遇“无药”尴尬
2015-10-14
496

北京朝阳医院作为本市首个分级诊疗试点,率先成立医联体,并在医联体内推出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如今三年过去了,病人转诊是否顺畅?药品检查在社区能否解决?

10月13日,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和一众三甲医院院长来到朝阳医联体内的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度穿上白大褂,在此出诊了解“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的第一手情况。

“医联体”已成立近三年,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增加,下转患者增多,但仍存在慢性药缺乏等问题。

下转患者数量大于上转人数

“在这里做康复治疗也可以,没必要非去大医院”,病房中的琚先生说。10月初,他因受伤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十几天后,转诊到社区中心进行康复。

“判断分级诊疗是否起作用,要看下转患者数量是否大于上转病人数,”朝阳医院院长陈勇解释。他表示,北京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看病难”更体现在看病的无序。截至2015年9月,朝阳医院医疗联盟共下转患者2796人、上转患者197人。通过医联体的建设,朝阳医院门急诊患者增幅降低,出院患者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实现了患者从大医院向基层的分流,分级诊疗成效初显。

药物缺乏制约医联体发展

然而,由于各级医院报销的药物目录并不统一,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药品目录缺少慢性病常用药物。这导致专家到社区会诊,或者病人转诊到社区,却无相配套的药品。

封国生在出诊时,对一位躺在床上的老人进行腹部按压检查,随后搀扶其起身,再次询问病情后开始写处方。但是,由于该中心无药,处方一改再改,从专门治疗结肠炎的柳氮磺胺吡啶改到常见的消化酶。

经检查,北京朝阳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内药物仍以国产药为主,且中成药偏多。封国生无奈表示,相关药品的缺乏成为分级诊疗的制约因素之一。“慢性病用药应在医联体内部通用”,无法开出适宜处方药的封国生感慨。

除了慢性病药物,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周君琳坦言也遇到相似困扰。骨科手术后需使用低分子肝素,但社区卫生中心医保名录中却没有。周君琳说,药物不在报销范围内,医院也就不会进此种药物,这可能会制约医联体的进一步发展。

建议联盟内放宽医保目录

谈及坐诊的感受,封国生表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药品目录缺少许多慢病控制的常用药品,专家下社区、病人转社区但药品跟不下去。此外,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检查、检验项目的医保报销和转诊报销问题未解决,化验、检验直通车难以落实;社保对社区和二级医疗机构实行总额控制阻碍了向下转诊。

封国生在现场提出建议,在医疗联盟内试点,根据专科对接的需求适度放宽若干医保药物目录,合理调整基层社区的检验、检查医保报销项目,对三级、二级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由严到宽的医保总额控制政策,探索对医疗联盟内各医疗机构实行统筹考虑的一体化医保付费政策,如医保总额可在联盟内整体考核。

另外,还有信息系统不兼容问题:目前,医疗联盟内各医院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诊疗信息难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所以,难以控制联盟内部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问题。因此,他也建议,各级财政支持共建联盟内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平台。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