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网络营销先声夺人 认证监管何时到位?
2015-11-11
246

近日,媒体爆出北京一家医疗投资管理公司利用网络和电话忽悠患者看病的新闻。有人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患者上他们的当!其实,在互联网医疗兴起的当下,更应该警示这样的问题。对这样的医疗乱象,我们不应该止步于提醒患者,更应该思考互联网医疗发展起来后的认证监管问题怎么办!

据悉,该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设多个网站,假冒公立医院的官网,并雇用没有医师资格证的员工伪装成公立医院医生,通过网络和电话向患者推销自己经营的医疗技术,并和特定医院的特定科室合作,诱导患者到这些科室就诊。近一个月以来,通过手机百度搜索进入该公司伪造的其中一家医院官网的人数达到9400多人。这些人当中,93%以上是受到网络咨询员的邀请。这些网络咨询员不但掌握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病情属不属于合作科室的治疗范围做基本判断。与此同时,咨询员还会贬低其他医院和其他治疗方法,向患者推荐特定科室医生。被忽悠的患者或要多花数万元钱。

该公司的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三大问题:患者的隐私、虚假宣传、互联网医疗的安全问题。

一位业内医生表示,医疗公司和公立医院的科室之间有合作关系并不少见,经常有一些医疗公司的员工直接来到诊室里面和医生个人谈合作。但是,北京大部分医院的热门科室都是“一号难求”,根本不需要合作的医疗公司帮助他们招揽患者。需要帮助的,往往是一些医院的冷门科室,或者从大科室细分出去的、成立不久的科室。这些科室往往有一两个年纪较大、职称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医生做招牌,配以一些从外院聘请的医生。他们主张的治疗手段也往往是在医学界不那么主流的,手术风险小,且住院周期都较短,治疗的费用又比主流的治疗手段要高一些。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医疗纠纷法律事务部律师白飞云说,按照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具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医生出于商业合作的考虑,如果向院外的一些公司透露患者的病情,显然违背了医生的执业义务。但是,目前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这项义务,对于违反了该受到怎样的惩处,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如果医生只是口头向其他人泄露患者的病情,在法律上也难以取证。因此,在实践中,很少有患者就医生泄露病情这一项,对医生提起诉讼。这也是部分医生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此外,类似这样的医疗技术或产品的公司,销售人员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伪装医生身份,博取患者的信任,构成虚假宣传。如果销售人员会伪造医师资格证或者医院的公章,那么就可能涉嫌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等刑事犯罪。北京市工商局12315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遇到虚假宣传的公司,工商局会首先取缔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站,然后视情节轻重,对公司处以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互联网医疗逐步兴起,拓宽了医疗服务的空间,但一些黑诊所、黑医生也来浑水摸鱼,而正规医疗机构和医生在网络宣传上尚处于慢节奏。此时,患者如何甄别这些医疗公司的真伪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就需要认证监管来把好关。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