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治疗”亟需建立“介入标准”
2015-11-23
517

当治愈成为不可能,怎样才能适时地提供“姑息治疗”?如何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灵魂的安顿?近日,在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专业委员会成立与学术大会”上,我国肿瘤学专家、医学人文学者与来自台湾地区及加拿大的姑息治疗专家就“姑息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姑息治疗”常遭病人家属曲解

医生:“你父亲的肠癌已出现两处肝转移,目前已失去手术机会,只能先进行姑息治疗。”

家属(激动):“我们不接受这个方案,坚决不放弃!”

医生(无奈):“没有放弃他啊。”

家属(不信):“那为什么要用‘姑息治疗’,不能用积极一点的治疗方法吗?”

在肿瘤科,类似的医患谈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不少晚期癌症病人的家属眼中,当医生决定采用“姑息治疗”时,几乎等于宣判病人“没什么治疗希望了”,是对病人撒手不管,让其自生自灭。因此,家属对姑息治疗非常抗拒。

实际上,这是对姑息治疗的误解。肿瘤专家指出,姑息治疗也可以有所作为,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还有助于延长生存时间。个别情况下,甚至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专家探讨“姑息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王杰军表示,对于“姑息治疗”,以往医生的态度是“实在不行了,姑息一下”。即便是在今天,仍有很多医生认为姑息是在“实在不行”的时候采取的一种治疗方式。这些都是不对的,希望医生能改变这个观念。姑息不是“实在不行”才需要,而是在治疗的一开始就要进行。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示,现在姑息医疗的半径在不断扩大。比如疼痛干预以及目前发展较快的营养支持、体质维持、心理辅导与抚慰等都已受到重视并得以充分发展。现在更要关注社会关系的支撑,去向社工和义工寻求帮助。另外,姑息治疗还要关注患者的生命尊严和信仰。

加拿大多伦多玛嘉烈公主癌症医院教授加里·罗丹则认为在姑息治疗中还应当关注“共情与同情”。共情是能够让自己体会到另一个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它能让我们真正关心另外一个人的疾苦。共情不仅仅是倾听,还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去听,并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去感受。

患者说,他们从医务人员那里感觉不到共情;患者还说,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病人,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这些都是因为医生主要关注的是患者的躯体症状,而没有关注患者的心理。我们曾做过一个研究,记录肿瘤医生和患者的会谈,其中有很多可以进行“共情”的时机都被医生忽略了。比如患者对医生说“我现在没什么好期待的了”,在患者说这句话后,只有22%的医生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其他的医生通常会转移话题,说一些医疗方面的问题。

在姑息治疗中,很多肿瘤患者可能会感到“没有得到什么支持”,这可能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地在同情,而非在共情。其实,共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随着成长消失了。共情通过后天培训能再次形成,医生需要这样的培训。

2015年10月6日《经济学人》公布5年一度的世界死亡质量指标排行榜,台湾的死亡质量排在世界第六、亚洲第一。这结果体现出台湾医生对患者的照护品质,也反映了台湾安宁疗护广泛的覆盖面。死亡质量指数是以善终及医疗保健环境、人力资源、人们对服务的负担力、服务的质量、社会参与这5大类别共20个测量数量值的指标得分计算得出。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极少数的人参与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在我国虽然已受到关注,但“知和行”尚不统一。

2011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2011年~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随后在全国已有700家医院获得示范病房的挂牌。可见,国家对姑息治疗越来越关注了。成立疼痛病房、癌痛示范病房,这是一个很好的行动。现在,浙江、广东等也在筹备成立无痛医院,这是推动姑息治疗的一大举措。

不过,大家对姑息治疗的认识还是碎片化的,对病人的治疗还没有形成系统。要改变现状,需要系统地培训。比如,在我国,当病人很瘦了,医生才会进行营养支持;但在欧洲,病人体重减轻5%,就会有早期的姑息治疗。当前,姑息治疗急需建立一套标准,明确规定患者达到何种指标时医生即可进行相应的姑息治疗。

我国的姑息治疗任重道远,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