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罪犯伤医后逃逸 哪些环节要修缮?
2015-12-14
361

医闹、伤医、辱医事件在我国不时发生,这与违法犯罪成本太低有很大关系。打击医闹的有恃无恐和嚣张气焰,司法部门责无旁贷。我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医闹”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在此之前,今年6月,山东某医院发生一起医闹者伤医后逃逸事件,嫌疑人近日落网。依法打击医闹、伤医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事件经过

2015年6月4日深夜,山东省济宁微山县彭口闸医院发生了一起暴力伤医事件。

据悉,当晚三名酗酒男青年带着一名孩子来医院给孩子治病。他们认为接诊的医生医术不行,将其团团围住进行理论,后来越说越冲动,收款处的玻璃都被砸碎了。旁边的小孩也被吓哭了。

当时正在值班的张主任看到这一幕,就前去“解围”,可没想到会引火烧身。

这些人借着酒劲动了手。张主任说:“他们朝我打了一拳,正好把眼镜打掉了,也打烂了……”在这之后,这三名男青年开始了更为疯狂的行为,打人不说,还把医院给砸了。一番胡闹之后,三人扬长而去。

通过监控显示,整个事情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却没有人报警。三名青年逃之夭夭。

随后,警方立即对三人进行了网上追逃。逃跑半年后,三名嫌疑人最终于近日落网。

反思

打击和预防医闹应该是同步进行的,要做到“两手抓”。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加大这些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医闹和伤医事件发生后,医院以及医生应当依法追究犯罪者的责任,姑息只能让罪犯变得更猖狂。此外,司法机关要对医闹形成打击合力。医院的主要任务和精力是救治病人,为了加强医院安全,目前医院都设有安保部门,但是伤医和医闹发生时,医院的防护力量再怎么雄厚,都显得不足。这就需要公安司法及时和有效介入,将损失和伤害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医院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对于医护人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例如,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如何与他们交流,如何在第一时间请求其他部门协助,保护自己。

这起事件有几个关键点:“酗酒”、“打医生”、“砸医院”、“逃跑”。有人说“打医生”、“砸医院”按照相关法规处理就可以了。但是,要知道,医生的职业本身就是救死扶伤,阻碍医生救死扶伤,这种犯罪行为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法律要对此类行为予以严惩。

在我国,酗酒患者家属伤医辱医的事件屡见不鲜,难道酗酒就应该成为伤医的托词吗?酗酒伤医者就不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吗?国外一些国家出台法律,医院有权拒绝接诊有暴力倾向的酗酒者。当然,酗酒者也有权接受医疗服务,关键是如何保护医生的安全,维护医院的医疗秩序。一些国家在医院设有专门接待此类患者的场所,这些场所设有安保人员,或者给晚间出诊的医生配备安保人员。

根据我国法律,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在医院打医生、砸医院、破坏医院正常秩序后逃逸不会因此追究法律责任吗?

因此,遏制医闹和暴力伤医,还需要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