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某媒体12月3日刊登的文章中,讲述了一名内地医生的故事,并表示,内地医生呼吁对医疗制度的改革,要求彻底改革落伍的医疗制度。
内地医生:仍旧在改革的大路上奋斗
每天早上6点半,来自北京安贞医院的小儿外科权威刘迎龙在就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就绪了,诊室内挤满了焦急等待的病人。由于过大的需求量,在每天8点正式出诊前刘医生就必须要接待约30名病人。
像许多内地医生一样,刘医生的工作量巨大,且由于制度的限制,他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直到近年,内地医生只被允许在一家医院或医疗机构注册。这导致刘利用业余时间在其他地方以“顾问”名义看病。
刘医生表示,他的团队每年要做2500例心脏手术,“病人只有7%来自北京。”周末一般他会去其他城市做手术,迄今他已在140座城市做过手术。过去16年来,他一直在为改革这一制度而努力。
其实4年前公布的一份医改文件已包含了允许医生正式在一家以上医院工作的提议。部分省也随后制订了相应计划。但截至到目前为止,在计划实施的道路上改革仍旧屡步维艰,对这些尝试性改变的回应都很低调。北京仅有约1000名医生得到允许在第二家医院注册,在广东有3800名。医院的管理者,处于对自身和医院利益的考虑,往往不愿给员工更大的自由。
其实,给予医生更大自由才是提高内地医疗卫生水平的关键。公立医院医生由于待遇太低、工作量太大,缺乏提高服务的积极性,通过开不必要的药品从药企拿回扣就不足为奇了。公立医院考评机制也有问题。往往以医生接待了多少病人和做了多少手术为评估标准,而非以培训了多少合格医生为标准。如今出现很多私立医院,却由于病人不信任并不受欢迎。若公立医院培训更多医生,就能向医疗市场输送更多训练有素的人,去基层或私立医院工作,病人便能获得更多专业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范莹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