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失苦不堪言:患者遭罪 医生受累
2016-01-19
310

近日有报道揭发,香港伊利沙伯医院接连有两名产妇分娩后出血,需进行刮宫手术,其间被刮穿子宫。院方回应,负责施手术的并非妇产专科医生,但强调有关医生曾接受相关训练,也有专科医生在旁监督。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承认该院妇产科确实人手短缺。据悉,香港公立医院妇产科是人员流失重灾区。妇产科人员流失严重问题怎么破?

非专科医生分娩手术中出事故

有报道称,伊院有两名孕妇分娩后,子宫内发现残留物及出血等危急情况,需即时进行刮宫手术。不过手术进行时,两名病人的子宫被刮破,需经由医生立即修补。当时其中一人的情况,更怀疑是肠脏被刺穿,需急召外科医生剖开腹腔,处理穿肠事故。不过开腹检查后,又确认肠脏未有破损,但女病人却因此无辜留疤。

院方事后解释,两名产妇在分娩后因子宫留有残留物和出血,情况危急,所以安排医生为其做刮宫手术。负责为产妇做手术的医生虽然并非专科医生,但该医生此前已在该院妇产科部门接受过相关训练,可独立做刮宫手术。加之子宫破损为刮宫手术已知风险,一般出事率为0.2%,目前2名产妇术后情况均已稳定,已经出院。

院方承认人手不足

院方还表示,该院确实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伊院妇产科目前共有24名医生,其中13人有专科资格,至少还缺3名全职医生。

港食卫局局长高永文回应事件时表示,伊利沙伯医院妇产科确实缺人手,但随着稍后医学院毕业生人数上升,相信能尽快补充短缺人手。高永文同时透露,这两年港公立医院人手整体流失情况平稳,维持在4.3%到4.4%之间。但医管局的数据却显示,妇产科是公立医院人员流失的重灾区,去年流失率甚至一度达到10.8%,比前年增长一倍。

高永文表示,医管局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和挽留医生人手,“未来一两年毕业的医生会增至每年420名,而通过医务委员会专科考试来港执业的海外医生人数也有所增加”。他又称,医管局会透过各种方式,设法增加及挽留医生人手,包括以合约形式聘请退休医生。

妇产科学会会长梁子昂认为,进行任何手术,经验属于最重要的一环,但指刮宫手术相对较简单,不一定需由专科医生操刀。他指出,问题在于产妇分娩后,子宫会变大、子宫壁变薄,若于产后进行刮宫手术,风险相对最高,刮穿子宫的机会率是0.5%,而因为其他原因需进行刮宫手术,包括小产及经期等问题,刮穿子宫风险较低,机率介乎0.3%至0.5%。他又指,产后刮宫最担心有胎盘黏连,需靠医生手感处理;若刮穿子宫,就要切开腹腔修补。

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表示,如果刮宫手术并发症频密出现,院方应引起重视,研究是否因为人员流失和医护人员工作量大而影响服务质素。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