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首诊遭遇“转诊难” 怎么破?
2016-02-06
593

七年前,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试点探索“社区首诊制”,但“转诊难”的质疑声一直未断,成了抹不去的硬伤。去年东莞市“两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直言“现行社保转诊制度太繁琐”、“转诊浪费患者及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时至今日,类似吐槽仍不绝于耳。社保转诊跑断腿,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破?

市民担忧 投诉不断

东莞的医疗保险实行的是“社区首诊,逐级转诊,双向转诊”的就医管理制度。参保人要先在社区就医,如果病情严重,就向上一级镇街医院转诊;若还无法救治,则继续往上转诊至市级医院。社区首诊可报销70%,转诊至镇定点医院或定点专科医院的报销比例为50%,转至市内三级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为35%。但如果参保人没有社区开具的转诊单,直接去上级医院就诊的话,那就无法报销,必须自费。

上述政策的初衷虽然美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引来不少市民抱怨。过去的两个月,东莞阳光热线问政平台上针对“转诊难”的投诉就超过15宗。某网友称,东城东泰门诊转诊不能直接转至市的三甲医院,“这样的规定给老百姓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区医院的医疗配套和三甲医院有很大的距离的,限制在区医院就医会耽误病情。”

“此前有段时间,我胸闷气短,咳嗽不止,一个星期去了两次社区卫生站。”家住石碣镇的梁伯说,由于治疗效果不明显,他后来又去了一次卫生站,希望医生开转诊单让他直接去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没同意,说我这是慢性病,在社区就可以治疗,就算是转,也只能帮我转到石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看不好再转诊去石碣医院,直至石碣医院也治不了才能转去市人民医院。”梁伯对此很不理解,“拖这么长时间,万一病情被耽误了怎么办?”

参保患者先到社区门诊、再到社区服务中心,最后才到定点医院门诊排队就医。暂且不说这中间耗费的大量时间和交通费用,患者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要来回跑折腾,肯定会不满。

政协委员直言取消

东莞市人大代表、同济光华医院抗衰老医学创始人温家慧提出,一些社区门诊在转诊方面定性还不是很清晰。

尹利平、蒋淑军、黄蔚然等政协委员则称,如果社区门诊的医疗设施和医生资质满足不了患者的要求,患者要转诊的还是会转诊。让患者到社区门诊写转诊单,浪费了患者及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针对现行的转诊制度,叶宝维认为要简化转诊手续,社区就诊与医院转诊联网,只要参保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绑定上级医疗机构,患者持社保卡便可直接到医院就诊。

尹利平、蒋淑军等人的建议更为直接:“东莞应大力打破由政府行政的方式对医疗资源进行分配,让患者在全市范围内自愿选择去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或定点医院。通过患者的自由选择,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之更加合理高效。”

政协委员建议

吴平建议取消门诊转诊制,让市场制度来决定门诊的生存;社区门诊的全科医生数量要增加,建议镇医院医生与门诊之间进行流动。此外,门诊全市统筹,减轻门诊医生压力。

叶宝维则建议,可实施全市范围授权各社区门诊直接办理转诊到市内定点医院门诊的模式,实现社区门诊与社区中心联网,通过网上即时审核的方式,让参保患者在社区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能办好转诊手续。

同时,考虑到患者绑定的医院不限制一家,而是根据患者工作地或居住地选择两个社区门诊、两个镇级医疗机构、一个市级医疗机构等。这样一来,参保人可提前做好社保卡绑定业务办理,有相对固定的就诊地点,便于建立相对完整的个人健康诊疗档案,既不会耽误病情治疗,也有利于规范社保统一管理。

东莞市政协委员王玉成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应进一步规范转诊制度和监督机制,制定规范和保障双向转诊的条例,形成以患者的意愿和实际诊治需求为导向的双向转诊机制,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引进竞争机制。王玉成表示,目前民营医院尚未被纳入各地社区卫生建设发展规划内,建议政府积极支持民营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和最基层医疗服务工作。通过向民营医院购买服务等方式,让具有资质和实力的民营医院享受在东莞市各镇区建设门诊的权利,并对政府委托其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予以补助。

社保局回应

针对政协委员们有关“取消社区首诊”的建议,东莞市社保局表示,一是不利于东莞市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服务格局的形成;二是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定位在于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与大医院存在一定差距,参保人必将重新聚集到大医院,导致新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产生;三是难以保证公平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原来由首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来决定转诊级别,改为以参保人经济能力来决定就诊机构,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参保人可以到级别高的医疗机构就医,多占用医疗卫生资源,而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参保人只能在社区就医,其公平性不能保证。”

东莞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提高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以家庭医生、专家支援、预约就医等一系列创新服务方式吸引群众进社区,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并在基础设施改造、诊疗服务设施和相关信息化设备的配备等方面加强投入。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