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回扣是造成患者看病贵的一大原因,也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前,有网友爆料: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内部发文,公然向药品供应商索要不低于12%的药品“回扣”。对于此事,近日该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然而,这个理由却“站不住脚”。
卫计局发文索“返利”
据爆料者称,2015年1月4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以内部传真电报形式下发了一项《通知》,要求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采购基药时,供应商按照采购金额返还一定比例(不低于12%)的资金需尽快存入区卫生事业发展基金财政专户。该《通知》的单位编号为[2015]1号,签发人为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卫计局局长陈大顺,通知下方还附有专户名称、账号和开户行。
爆料网友称,国家目前的医改正在采取高压态势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然而,七星关区卫计局如此明目张胆公然索要“回扣”,让人感到不寒而栗,触目惊心。
“返利”政策推高用药费用
据爆料者统计,从2015年春节到年底,药品供应商们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按采购金额12%的标准向七星关区卫计局给予了所谓的“返利”,合计200余万元,企业因此承担了不菲的成本外开支,使得原本微薄的利润所剩无几。此外,加上累计未支付的2800万元货款,使得经销商陷入经营危机,根本无力支付卫计部门索要的返利。药品供应商们曾多次就“回扣”问题向卫计局反映,呼吁停止向药品供应商收取返利,但未获得有效答复。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索取“回扣”导致药商要么抬高药价,要么只能降低药品的质量,无法保障医疗机构的基药配送。基层常用药品缺药严重,无法满足百姓需求。贵州当地媒体曾在去年8月接到七星关区群众投诉并进行了调查,显示到乡镇卫生院多数没有低价的常规药,基本都是高价药。
回应:预防干部腐败 返利用在了群众身上
对于上述《通知》,2月19日上午,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这份文件在该局确实存在,且现在仍在执行。但该负责人否认这是在索取“回扣”,而是为了防止干部受贿。另外,返利所得钱财均统一用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该负责人介绍,2014年毕节市七星关区卫生系统中有28名负责人因受贿而被处理,导致该区卫生系统瘫痪约半年。公开报道显示,2015年3月,七星关区纪委通报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包括5起乡镇卫生院院长受贿问题,全部为收受药品供应商贿赂。
“这些人中大多数是公立医院或卫生院的骨干,受贿的原因和药品回扣有关。”该负责人称,区卫计局针对此事向毕节市领导进行了汇报,最后决定采用供应商按照采购金额返还一定比例的方式,把钱统一存入区卫生事业发展基金财政专户,以此防止干部受贿。
“12%的标准是经过我们调查给出的一个平均值。”该负责人同时表示,要求返还金额并非强制性行为,供应商有权利选择拒绝。
“从执行通知到现在,我们区的卫生系统中再也没有出现受贿的现象。”该负责人称。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所收的钱都被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上,“根据医改政策,钱主要用于医疗救济金的发放。”
然而,这些说法引起了舆论的质疑。
受贿是权力寻租的具体表现,而回扣是权力寻租的“履约”形式。毋容置疑,回扣是权力腐败滋生的毒瘤,不同的无非是这笔“租金”进了谁的腰包。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七星关区卫计局所谓“返利”表面上看是在保护下属单位,防止他们受贿,杜绝腐败,实际上是利用手中的权利预先“截留”这笔“油水”,维护自己的利益,最终损害的还是公众的利益。而所得的钱“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用于医疗救济金”,只是掩人耳目,进一步使回扣管理合法化,为自己的违法行为找个托词罢了。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各地已经在积极探索破除“以药补医”,推动科学补偿机制,基层卫生机构在操作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地方财力不足的问题,但为了防腐而索要返利,无异于缘木求鱼!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