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医药生产厂家或医药经销商常常以给回扣的方式诱导医疗机构和各科室负责人乃至医生多用自己的药品,这已经成为医药行业中公开的秘密。近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收“药品回扣”来预防医生受贿一事引发关注。以回扣治理回扣,简直匪夷所思!
事实上,医药回扣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现行的极度畸形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1)医疗领域的中国特色的市场化,对医疗市场的行政垄断和价格管制;(2)把很多政府应负的责任完全抛开;(3)以药养医;(4)让“回扣”作为“灰色收入”成为医生收入的必要补充。
治理药品回扣,本应该针对以上根源问题进行解决,但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却以回扣治理回扣,这不但解决不了医药回扣难题,更有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发达国家,为了预防医生收回扣,采取的是通过严惩和经济追罚来让受贿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让药品供应商不敢给行贿。而在毕节市,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公开鼓励经营者行贿,而且还制定出了“不低于12%”的标准,意思就是越多越好。正因为这种公开索取回扣行为见不得光,所以才会以一种内部传真电报的隐秘方式进行。如果不是供货商不堪其重,愤而向媒体曝光,一不小心被公开,这险些又成了另一种版本的桌子底下交易。
暂且不说是否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生都会索要回扣,更不论是否所有药品经销商都会以给回扣的方式向医务人员行贿,即便通通如此,医院主管部门采取这种“先发制人”的返还方式也没有政策法规依据。
河南省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洲认为,表面看是为了杜绝腐败,实际上在维护部门利益,最终损害的还是公共利益。“这显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药商接受了这种索贿行为,说明有降价的空间。如果不能接受或者被迫接受,只能是降低药品的质量和规格,以次充好来卖药。”
事实上,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卫计局这一举措不仅违法违规,甚至已给当地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和供求关系造成严重危害。
治理回扣首先应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防止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索要药品回扣,而不是凭借对医院的行政管理权,把治理的目标只瞄准药品供应商。先把“自己的人”管好管住,采购招标、用药程序严谨、阳光,才不会给回扣留有任何滋生存在空间。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