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好好发展儿科 当心评级受阻
2016-03-02
333

“两会”临近,“儿科医生荒”现状也成为政协委员们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罗良娟看来,高校开儿科本科专业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她正式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和使用》的提案,建议把儿科发展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硬指标,譬如,对儿科发展不好的医院在评定等级时可以进行一票否决。您认为这个建议怎么样?

建议:医院评级实行一票否决

为了吸引人才往儿科医生方向发展,为了缓解全面二孩背景下的儿科医生荒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罗良娟正式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儿科医生培养和使用》的提案。

提案中,罗良娟建议:国家卫计委和医院在制度层面上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保障儿科医生的收入在医院至少处于平均水平及以上。用方医院在考核儿科时,要回归公益属性,让儿科医生有更多获得感,体面执业。

儿科在医院的收益处于最低的那几个科室,如何调动医院提高儿科医生的积极性?罗良娟还建议政府对医院的考评时,要把儿科发展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硬指标,譬如,对儿科发展不好的医院在评定等级时可以进行一票否决,通过考评这个指挥棒提高医院发展儿科的积极性。

现状:儿科医生落地基层不现实

罗良娟本科最初所学专业就是儿科,她对儿科医生这个群体非常了解。在工作中,她也常听说儿科医生紧缺。当她听说阆中市人民医院在招儿科专业本科生,开出5万元的安家费都没有人前来应聘时,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由于国家调整专业时,绝大多数本科没有儿科专业,这会让本科学儿科的医生更稀缺,哪里都想抢着要。”罗良娟说,既然哪里都抢着要,这些人留在大都市的动力就会更大。至于学儿科的研究生群体,要想让他们落地基层就更不现实了。

儿科医生的俏,只会进一步加剧基层儿科医生的紧缺。

担忧:为何儿科医生不愿意坚守?

“解决了本科阶段培养儿科医生问题,也不一定能解决儿科医生荒的问题。”罗良娟说,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为何儿科医生不愿意坚守的问题。

罗良娟担心,虽然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儿科恢复了,能否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即使有人报读儿科,能否在这个领域坚守下去?

对于“一票否决”,网友各抒己见。一位网友表示;“儿科不好一票否决有些搞笑了。每个医院突出自己的优势专业,把自己最好的做到更好,比‘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要好得多。”还有网友认为,不从实际措施出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儿科发展不好,评级一票否决”或许确实有些片面,但也不失为一个“被动”发展儿科的方法。面对“儿科医生荒”的尴尬现状,在恢复本科专业、提高儿科医生待遇的同时,还需要大家共同的智慧,为解决问题献言献策!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