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招聘设限25周岁 90后毕业生望洋兴叹
2016-04-15
440

又到一年“求职季”,许多毕业生早已忙碌起来。今年26岁,毕业于山东省滨州市某医学院5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张心中有些焦虑,因为她想报考的山东省几家知名三甲医院都对招聘年龄有所限制:不能超过25岁。这样设置年龄限制是否合法?用人单位又是如何解释的?

“对不起,你超龄了”

小张来自农村,是滨州某医学院5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她说,村里不少人都是8岁念小学一年级,而为了考上心目中的专业,她高中复读了一年。她的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是1990年上半年。

然而,“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招聘护理人员都限制了年龄,本科应届毕业生不能超过25岁,也就是要求1991年7月1日以后出生。我复读了一年,就报考不了了。”小张说。

记者查询后发现,小张所说的千佛山医院、齐鲁医院、省立医院这三家医院近期的护理人员招聘启事中,都明确要求报考护士的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年龄不得超过25岁。而且,这三家医院的官网能查询到的最早招聘启事也显示,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至少从2011年开始明确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5周岁。齐鲁医院2015年招聘护士时,也开始要求本科毕业生的年龄不超过25岁。

不过,也有一些省级医院对年龄要求较松。比如,济南市儿童医院从2011年至今的护理人员招聘仅要求年龄不超过30周岁。山大二院则没有明确提出年龄要求。

小张说,并不只有自己遇到了年龄的问题。和她一起在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十多位应届毕业实习护士中,至少还有五六个同学是1991年之前出生的。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中年龄超过25岁的不少。

记者咨询了山东省多家开设护理本科专业的大学(学院)。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一名老师介绍,目前在护理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中,还没有人反映过年龄受限的问题,而且山大本科生年龄普遍不大。泰山某医学院老师介绍,今年学校护理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4年制和5年制的学生共有226人,其中出生年份在1990年以及1990年以前的毕业生共29人,占总人数的12.8%。该老师说,确实有学生反映应聘时年龄太大不能报考。滨州某医学院的护理专业今年的本科毕业生有629人,1991年前出生的有95人之多,占比约15%。

此外,未明确限制年龄的山大二院招聘网页显示,今年该医院的护理专业招聘的笔试名单中,1990年出生的有73人,1989年出生的有19人,有1089人可参加笔试,超过25周岁的人约占8%。

医院回应:为何设年龄“门槛”

对于这个25周岁的年龄限制,山东省立医院负责护理人员招聘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年龄限制往年也有。今年招聘的要求也与往年一致。“按照小学7岁入学,大学本科5年学制计算,正常是24岁毕业。年龄限制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1年,设在了25岁。”

该工作人员坦言,不排除会出现小学入学晚同时又复读了的应届毕业生,年龄超过25岁。实际上,不论是25岁还是26岁,工作中的技术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别。但是,护士岗位竞争比较激烈。从目前看,即便设置了25岁的限制,应聘人数也能比招聘人数多出10倍。今年也一样激烈,总共招聘100人,13日刚开始放开申请,就有200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报考。

千佛山医院负责招聘的相关工作人员也给出了类似的解释:随着医院规模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招聘的要求有所提高。多年前还曾招聘过专科毕业生,而现在至少需要本科毕业。今年刚结束的护理人员招聘中,原计划招聘200人现在已经有1300名25周岁以下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来应聘,竞争确实比较激烈。

一位从事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负责人表示,由于三甲医院的护士岗位比较稳定,除了正常退休外,很少出现流失的情况,所以每年应届毕业招聘时很少大批招聘。目前省内的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少,大家又都想到大医院就业,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设年龄限制也与医院各个科室年龄梯度有关系,有的医院曾经招聘过专科生,年轻护士不少,可能对年龄会放宽一些。而有的医院本身就缺年轻护士,又只招本科生,所以限制年龄上限。”王启强坦言,25岁和26岁虽然只差一岁,但对医院来说可能面临技术刚上手一两年,就要结婚生孩子,再回来上班时,还要医院花时间再进行培训的难题。

这样设置年龄限制是否合法?济南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年龄限制不算就业招聘歧视。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设定年龄限制。年龄与性别设限还不同,用人单位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每千人拥有的护士和助产士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卫生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全球人均拥有护士数量最多的国家是挪威,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达17.27人,欧盟制定的基本标准为8人以上,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9.8人和11.49人。相比之下,中国直至2013年才达到每千人拥有护士数量达到2人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横向对比来看,绝对算得上是严重短缺。

中国有许多开设护理专业的院校,每年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不在少数,但是每次的医疗报告都表明护士严重短缺,医院总是表示医护人手不足,但一些毕业生却抱怨学医的人数多、竞争大、工作难找。这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