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收“红包”饱受诟病,“拒红包”协议也引发争议。现实生活中,有的医生不但帮患者逐渐康复,还用一种巧妙的方式退还了患者家属送的“红包”,这一幕就发生在江苏省苏州一医院。
近日,苏州一医院呼吸内科胡强副主任医生在使用手机支付时,意外发现账户余额多了1000元钱,翻看账单记录,发现竟然是住院患者李阿姨的女儿十多天前通过手机号码搜索发的红包。
“当时我被吓了一跳,赶紧要到医院来上交红包,因身上没有现金,特地赶回家取了1000元来上交。”正准备取出现金上交医院时,账户显示李阿姨的女儿又发了1000元红包过来。
李阿姨是位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今年61岁,是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的老病号。她第一次来市立医院北区就诊的时候,遇到胡强医生,发现胡医生诊疗水平高,工作尽心尽责,对病人又非常热情和蔼,就认定了每次来看病都要找胡医生。许多年过去了,李阿姨的女儿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看着自己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在胡医生的手里病情转好、症状转轻,想着这次怎么都要表达一点心意,于是就有了送红包的一幕。
行医15年来,胡强不是第一次收到过红包了,他每次都会及时主动地把红包上交,但是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遇到。“作为一名医生,病人愿意来找我们看病,那是他们对我们以生命相托付的无上信任。如果我收了任何一个红包,那就是给自己行医生涯抹了一个大污点!”胡强说。
这次,和以前一样,胡强医生自己取了2000元现金为李阿姨缴了住院预缴金,并宽慰李阿姨安心养病。李阿姨的女儿感动地说:“能遇到胡强医生这样的好大夫,真是我们的幸运,他的做法让我们感动!能有这样一位医生诊治,能在这样一家医院就诊,我们放心!”
医疗卫生人员恪守医德、严格自律的做法值得点赞。病人送医生红包的现象已经稀松平常,像这样拒收红包的好医生,值得大家学习。也希望广大群众明白,医院对待每个患者都是一视同仁,都会尽全力进行救治,绝不因“红包”大小来决定医疗质量。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