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5年7月深圳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实行“一地注册、全城通用”,多点执业变行政审批为契约管理后,近日,深圳市医生多点执业政策又有新突破:医师多点执业将无需第一执业地点审核同意,鼓励深圳市外中级以上注册医师来深执业。
根据《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深圳市卫计委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通知》,进一步简化该市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网上备案程序。新规从2016年5月1日起实行。
按照《通知》,深圳市注册的医师在办理多点执业网上备案时,不再需要经过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的审核同意。报备手续完成后,通过“深圳市医师执业管理系统”自动向第一执业地点医疗机构反馈多点执业情况。
为引进深圳市外的优秀医疗人才来深圳市执业,深圳市卫计委还鼓励深圳市外的临床、口腔和中医类别的注册医师来深圳市多点执业,并实行备案管理。
据介绍,深圳市外的注册医师来深圳市多点执业的备案条件为:多点执业的医师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同一专业工作满5年;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医师多点执业工作;最近连续两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无不合格记录。
此外,为了促进社会办医,5月3日,深圳市政府还印发了《深圳市推动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医疗服务供给、参与医疗模式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该政策措施自7月1日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措施》实施后,深圳对社会办医年均增加财政投入约1.3亿元。《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力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学科团队参与一、二级综合医院的转制,发展高水平的专科医院。社会办专科医院取得二级甲等资质的,政府一次性给予500万元的奖励。
这是继《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三级医院的若干规定》后,深圳对社会办医出台的又一新的利好政策。
近年来,深圳医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此次多点执业新政的突破旨在解除医生多点执业过程中医院的限制。在去年,深圳就放出消息,医生要与编制脱钩。多点执业中,医生和医院的顾虑是否真的消除,我们将拭目以待!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