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控费再加码 医生涨薪成镜中花水中月?
2016-06-29
624

导语:每一项医改政策的出台,都会引来医生群体的围观。与其说医生们关心医改,不如说是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确实,钱是大家的盘中餐、身上衣、遮风挡雨的房子、随心所欲的日子,是大家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医生的工资问题也成为医改绕不过的话题。

有言论指出,医生高薪是医改成功的前提。但近期卫计委提出的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要降到10%以下和不少地方出台的“停止大医院门诊输液”政策,好像不是要给医生涨薪,倒像是要降薪。医生涨薪难道真要成“镜中花,水中月”了?

控费力度再加码 医院收入受限

自新医改以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年增加超过20%。虽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2年的34.4%,但从实际支出金额看,个人卫生支出的金额从2008年的5875.86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654.55亿元,较2008年上涨了64.31%。

根据公开数据,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主要是医保覆盖面的增加导致的。但个人卫生支出的金额依旧快速增加,这表明医改对于个人来说没有明显的减负作用,看病贵的问题依旧无法得到解决。而在同一时期,各类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收入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举例来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营收从2008年的6.5亿元到2013年的65亿元,床位已经逼近1万张。

同时还有消息曝出,在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医保基金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支出增幅高于收入增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省份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的状况,基金“穿底”风险日益凸显。

有分析人士认为,医院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用户的需求在增加。随着中国慢性病人群的扩大和肿瘤的高发,对医疗资源的整体需求在不断上升。但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医疗体系对医院的控制力弱,导致医疗资源过度浪费。无论是检查还是药品都被大量开具,但病人对这些的实际需求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因此,为了严控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各政府部门不仅再三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而且还轮番出台了严控药占比、合理用药、大医院门诊取消输液、分级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严控辅助用药等系列政策,以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现在又加上一狠招来严控医疗费用的增长比例,即到2017年底,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要降到10%以下,意味着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将面临“拦腰一刀”。这一硬性要求对于医院是不小的考验。

提高医生阳光收入的呼声尘嚣日上

众所周知,医生合法收入低是普遍现象。因此,提高医生阳光收入的呼声便尘嚣日上。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当天下午,在参加台湾团审议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进一步透露,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文件计划在今年出台。她强调,“今后不能把个人的收入和科室的收入、医院的收入挂钩。要考核工作量,考核技术的难易的含量,考核服务的质量和态度,考核群众满意不满意,通过这些改变考核的指挥棒”,同时推行目标年薪制,使医生对收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有一个稳定的薪酬的目标。

医院控费 医生涨工资可能吗?

一边是对医院的严格控费,一边要给医护人员涨工资,医护人员的合理高薪酬从哪来?靠市场还是靠国家?

靠国家?钟南山指出,2015年我国城镇公立医院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平均年工资是63227元,大概是社会平均的1.12倍。而在香港,医生的收入是社会一般人员的5~8倍。香港医生看多少病人跟工资没关系,大医院医生主要看重病人。国内也应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公立医院应由政府掏腰包,保持其公益性。但问题是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时间限制——2017年底,医生薪酬改革没有任何时间限制。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和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能同步吗?悬。只怕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按部就班,医生收入改革踌躇不前,进展甚微。再就是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含义是“参公”,即“参照公务员”。收入待遇、社保医疗等等,都参照公务员。况且“事业单位”很多,比如公办教师、环保监测、文化新闻部门,甚至广为民众诟病的“城管综合执法队”等等。如果只给医生高工资,恐怕很难平衡其他公职人员。其他公职人员可能会不平和抱怨,大家都是吃财政饭,凭什么你们比我高好几倍,而且比省长和总理还要高?还要靠政府财政来解决?

靠市场?在国家严控医疗费用增长的大背景下,医院的收入遇到天花板,增收也进入新常态,这一路径看起来是行不通。但仔细一算,还是完全有可能的。老子曾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给医生高工资,既是难事,也是大事。因此,一方面要从容易处着手,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分析各级医院的迥异特点,给予不同的策略。

据卫生部门统计,2011年全国公立医院医师日均诊疗7.1人次,2012年为7.5人次,高于民营医院医师近2人次。如果按照北京市大医院的收费标准计算,普通医生(具有中级职称)的挂号费(诊疗费)42元,门诊医生的日均个人纯收入约300元,按每月工作20天计算,月收入只有6000元,显然难以维持低水平的生活,更别说过上舒适和体面的生活了。但按照工作量来看,大体又是合理的。怎么办?

政府可做的事情应该是,对于日门诊量很少又不得不设置的基层医疗机构——公立镇卫生院或诊所、卫生室的相关人员,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代交养老、医疗等全部五险一金,同时用购买服务等方式,使他们的收入略高于当地平均工资。

县级医院差异很大,应视医疗市场、覆盖和服务区域具体情况而定。西部的县份往往地广人稀,医院自然也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东中部地区的县级医院大很多,医疗服务量大,年收入数亿元甚至10亿元的都不在少数,不少医生还有副高甚至高级职称。这些县级综合医院医师日接诊二三十人不在少数。按普通医生日门诊20人计算,亦有800元纯收入,月收入达1.6万元。

倘若公立医院建立现代医院制度后,实行真正的合同制,医生是自由执业者,医院只有住院医生和护士。和发达国家一样,公立医院的护士依靠政府财政,医院与医生只是合同关系,医院不靠医生来创收,那么医生的收入全归他本人,这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医生一样,实现“以技养人”,普通医生月收入1.6万元、教授月收入3.2万元、专家4.5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当下的中国,大抵可以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了。

期待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早日落到实处

这些年来,关于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的呐喊声不断,但一直没能落到实处。真心希望医改能切实推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每次欧美发达国家医生收入的“榜单”一出,大家的心都凉了半截。本应“高大上”的职业拿着“屌丝”的收入,于心不甘。

没有体制和制度上的安排,仅仅依靠医生个人道德和义务的支撑是不够的。只有着力改革畸形的医疗价格,让医生堂堂正正地靠技术吃饭,获得有尊严的阳光收入,才能让国家少花钱、患者多受益。

一个好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坏医生变好;一个坏的医疗制度,可以让好医生变坏。尊重医生,理应从尊重医生的劳动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价格体系!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