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留不住医生?非也!
2016-07-08
307

近年来,国家不断支持医生多点执业、支持社会办医。一些知名医生离开公立医院的铁饭碗,走上转型之路或前往民营医院,不少民营医院也开出高薪挖角公立医院骨干。于是有人就直言如今公立医院留不住医生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据媒体报道,仅2011年一年,上海某公立三甲医院就有20名医生辞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曾一年内有10名医生辞职。另据媒体统计,从医学生开始计算,最严重的情况每年有40%的人“逃离”医疗行业。

医生“逃离”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不满科研考核大夫的评判体系的,有不满劳动薪酬制度的,有不堪重负的,有不满医院管理制度的,有不满特权服务的……相同的是,他们走了,他们“逃离”公立医院了!

但由此就说公立医院留不住医生了?事实并非如此。公立医院对骨干医生仍有绝对的吸引力,而不少医学生是想进而不得!相反,现如今不少民营医院面临人才流失公立医院的困境。

首先,因为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冲击,不少民营医院医生是有去无回。

根据规定,5年本科医学生要在培训基地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而培训基地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而这类医院几乎和民营医院无缘,民营医院把自己的规培生送到其他医院。一般来说,这是有去无回。

其次,公立医院的大规模扩张和对薪资的竞争。

当前,不少公立医院大规模扩张或是建立分院,公立医院之间,互相抢人才也很难,他们更倾向于从实力相对优秀的民营医院挖人。一般公立医院给的薪酬也不低,还有编制和科研,民营医院根本没办法与其竞争。河南不少民营医院表示,人才是一层一层被城市公立医院吸走,县医院、民营医院无一能幸免;县医院和民营医院,又把乡镇卫生院的人吸走。

第三,民营医院大多还是家族式管理,管理人才难以持续发展。

义乌的一位民营医院院长曾开玩笑的表示:“如果我的儿子不愿意从英国回来,我就只能把医院捐给国家。”

第四,民营医院自身定位不清楚。

很多民营医院的专科建设目标并不清晰,通常是找来什么人,就做什么学科,这样无法形成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和教学单位合作。

虽然不时有公立医院的名医甚至医院管理者“跳槽”、“下海”消息传出,但民营医疗机构对医疗人才的整体吸引力依然不足。同时,公立医院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经验累积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扩大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在人才吸引力上的鸿沟。

可以说,现今的公立医院依然对人才有着绝对的吸引力。但公立医院也存在种种问题,与民营医院相比,公立医院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掌握了大量资源,拥有大量优秀的医疗人才,本应有能力和条件去维护人才的发展,但他们却不这样做,毫无危机意识,缺乏改革的动力!他们让医生变成连轴转的“陀螺”,一个廉价的“永动机”,反正在“单位人”的身份下,医生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殊不知,当有一天民营医院可以与公立医院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时,当公立医院种种优势不再之时,其必败无疑!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