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是什么,应该是怎样的?在医患矛盾频发的当下,医生应该怎么做?医患关系应该怎么处?
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
郎景和院士曾表示,医学不是一个纯科学,但是它是个自然科学,它也是社会科学,如果我们强调人文,他也是人文科学。实际它是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医生当然要学技术,但是恐怕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医生还有很多其他更重要的认识,就是对病人的关爱,就是对人的帮助,就是改善他的生活状态,就是要减少他的痛苦,这是医学更重要的职责,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有的时候能治愈疾病,常常是帮助,而总是给他以关怀,这才是医术。一个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无论机器怎么样,无论旁边有没有机器人。医学是要关怀,是需要面对面做事情的,一个医生要永远走到病人床边去,知道他是我的病人,让病人知道谁是他的大夫。
医患关系应该怎么处?
现在,医患关系看似是个“死结”,其实是可以解开的。通过什么解开呢?通过了解、通过谅解、通过理解就可以解开。了解病情、了解人情、了解医疗、了解医生、了解病家,医患间要互相理解、互相谅解,医生要谅解病人在求治过程中那种焦虑和无助,真正把病人当亲人看待;当然公众和病人也应该谅解医生的困惑和无力,包括医学本身的局限性,如果医患间都这么试着去做了,医患间的“结”是完全可以解开的。
今天,已很少有人收到过纸质来信。然而,有一位医生,在短短3年间收到了100余封来自患者及家属的感谢信。这位医生就是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王忠。
他从来不挑病人:经济条件差的患者、身体状况差的患者,从天南海北而来。在经历过其他医院的拒绝后,这些病人再次鼓起勇气,叩开王忠办公室的门,“因为网上的病友都说,王忠主任是个特别心善的好医生。”
2012年,19岁的河北邢台男孩小程佝偻着身子前来问诊,这个患有先天性膀胱外翻的孩子一出生便被遗弃,被村支书爷爷捡回家中照顾养大。膀胱外翻意味着不能直立、不能坐下也不能平躺,随时离不开尿布,稍碰到创面,就是钻心的疼。14岁那年,爷爷过世,他开始种植瓜果自力更生。然而身患恶疾的消息传开后,他的瓜果再也无人问津。
王忠第一眼看见这孩子时,就下定了要改变他生活的决心。然而近20年外露的膀胱要放回肚子,还要重新修复尿道、治疗炎症,可是个大工程。小程带着乡亲们募集的4万元现金而来,但手术费用远远不够。王忠自掏腰包,组织科室募捐,并向院方申请了治疗费减免。
他对病人好,病人当然也想表示对他好。好几次,几乎凑不齐诊疗费的患者家属还硬是要给王忠塞红包。几番推辞之后,患者家属甚至跪了下来,“求求医生收下吧,我们相信您。”无奈之下,王忠只能在手术后联系财务室,悄悄把钱打入病人的住院费……
每周两次的专家门诊、大大小小数十台手术,王忠把工作时间总是不断延长。哪怕已经忙到晚上九十点,他还会去病房转一圈,看看患者的情况。“有些病人做完手术了,身体在慢慢恢复,但心里会有各种小疙瘩,你去和他聊一聊,很多困惑和矛盾不就都解开了吗?”
在医患矛盾频发的当下,这温暖人心的事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医患关系就是需要这样的“道”和“场”,医学要避免去人性化,医学是把人文、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的一门综合科学,一定要有一个和谐的诚信修养的医生,也包括病人。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