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医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文章指出,政府主导的医改措施,除了给各级医院下达层层指令、削减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之外,没有看到政府在如何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方面拿出多少经费、承担多少责任。对此,您认同吗?
文章指出,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公立医院要想正常运转,绝大多数人力的成本支出要靠自己挣。与此同时,政府又通过“编制”限制医院员工人数。一般而言,编制内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20%左右。但这种编制内“定制”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工作需求,仅仅造成了人员身份的不平等,由此造成编制内的“高薪”和编制外的“低薪”,这种人为造成的“身份歧视”必定引发矛盾。为了应对编制外的群体性不满,政府又呼吁“身份平等”、“同工同酬”,由此轻而易举地将矛盾转移到用工单位——医院,因为编制外的人员政府不必承担任何费用,所以政府达到了一种既花钱少、又多办事的效果。
医院也要生存,于是乎造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政府在呼吁限制大型公立医院床位,一方面公立医院无所畏惧地大胆膨胀。于是乎大型医院越来越大,基层医疗越来越萎缩。
文章最后指出,政府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步骤、有相应的投入、有严格的监管,否则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还会摸到深水区,淹着。
这篇文章的观点看似不无道理。公共医疗卫生必须坚持公益性质,当前政府对医疗的投入或许不足以保障医疗的公益性。但也有观点指出,想要政府投入增加更多,并不现实,这是由我国财政收入情况决定的。2010年~2014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率是下降的,2010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21.3%,到2014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为8.6%。
另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也离不开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筹资,而不是简单的谁投入、谁主导的问题。对于中国医改来说,最大的问题并非政府投入不足或太少,而是如何让现有的开支更加高效,减少过度用药、过度医疗和产业灰色收入带来的巨大浪费。同时,让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多元化,包括社会办医和商业健康险,减少个人自掏腰包的费用。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您怎么看?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