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长队、难挂号、药品贵、检查多、专员难、医生坏……患者对于医疗体系有诸多不满,其中更是有很多人认为医生在行医时过于冷漠,毕竟谁看病时都想碰到热情的医生。长此以往,不少公众认为医务工作者相对而言对于生命处于了一种“轻薄”的状态。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由于当前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闹遍地开花,个别媒体的推波助澜,医生的医疗行为常常受到质疑或是误解。对于一些性格外向的医生来说,可能经历过了就经历过了,还可以继续对病人像家人、亲属一样。可是对于一些内向的医生来说,总会多想、多思,然后在工作中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不敢多说话,苟于言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后来的病人和家属感到医生的冷漠和无情。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之前很多医生都是热情的,因为经历过太多冷漠和无情的事,所以自己也慢慢变得冷漠无情起来。
但很多时候,医生冷漠是有道理的,是一种职业训练和素养,一种对保护病人最佳利益的冷静、理性和处理,同时也是对不断生老病死的人生常态冲击下的自我调整和保护。
临床多年的医生生活,因为接触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病人故事,往往让医生每天几乎都会阅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生命无常的故事。为了不让这样的故事总对自己造成情感上的冲击,作为医生会不得已和病人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出于情感的自我保护,他会把自己安置在相对安全的情感地带。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过梁鸿儒先生的一篇文章,写道他的医生朋友在经历病人自杀后如常睡去,这位医生朋友说只能这样,第二天还有四台心血管手术。如果放任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肯定睡不好,从而影响第二天的状态。而在手术台上,手一抖,就又是一条人命了。医生总是不能像常人一样面对人命,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家属的一种保护。过多给予热情,好则好矣,一旦走向另一端,自己和患者还有家属都要背负更多的伤痛。在心理学角度上这种无意识的心理防御叫做超理性,不理性就会痛,不理性则会乱,一乱就不能专注,这时候的人命也许就更危险。所以面对死亡的悲伤和震惊,医生甚至没有办法像常人一样宣泄出来。这样长久之后当,就会变成麻木,习以为常之后,就成了冷漠。
医生们深知,当面对着生死攸关的期待时,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求医者及其家属心中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万一医生给予了虚假的希望,病患在失望之余所感觉到的被欺骗和出卖的感觉,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痛,从而迁怒整个医生群体甚至医疗系统。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没有态度就成了最无害的态度。
医生的冷漠和麻木,还请理解!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