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见病人都是一次考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屠规益教授一生拼搏奋斗,潜心探索头颈肿瘤治疗技术,造福了无数患者。当医生64年来,他已经在这个“考场”接受了几万次考试。
喉癌、下咽癌、颈段食管癌、口腔癌、舌癌、鼻咽癌……人一旦患上头颈这个敏感区域的癌症,往往意味着要切除关键器官,丧失重要功能,即便存活也痛苦不堪。屠规益很早就意识到,头颈肿瘤外科医生是在病人的头面部舞动柳叶尖刀,不仅要让肿瘤“断根”,还要尽可能兼顾病人的容貌,尽量保全患病器官,不仅要让病人活着,还要让病人活得好。屠规益开创、发展、壮大了中国头颈外科,开辟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头颈肿瘤之路。屠规益把这些创新全部归结于病人“逼”出来的,是为了让病人活得更好。他创造了多项国际国内第一,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担任多家国际权威医学杂志主编、副主编。
屠规益是首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颁奖典礼上,他的发言非常朴素:“我想通过自己近60年的从医经历,谈一谈如何成为人民需要的合格医生。”他说,第一点是要时刻想着减轻肿瘤病人的痛苦,重视临床应用,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第二点是养成常去图书馆的习惯,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理念,使自己具有坚实广泛的理论基础;第三点,医师应做“有情”和“有心”人。对患者“有情”,对医疗质量“有心”,才能为患者谋福利。
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处于转型期,浮躁、名利至上等风气时刻都在侵蚀着我们的心灵。“我愿用唐朝神秀法师的一首诗表达我的心情并与大家共勉,‘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屠规益说,医生对病情的判断不能满足于“八九不离十”,而应该争取“一点差错也不犯”,医生多走几步路,病人就能省掉很多奔波,也能得到更准确的诊断。面对已经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他说:“医学还有太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我虽然是一个老大夫,但常常在这样的病人面前深感无能、沉重,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这位让病人感觉很“和气”的老大夫,在发现一些医疗界的怪现象时,却不留情面,经常发表“纠偏性文章”,让人看到这个“好老头儿”较真的一面。他说:“我们需要和国际接轨,但是国外流行的并不都是正确的,要有鉴别能力,不能盲目接轨。”屠规益在多种场合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早期病变采用致残性手术,坚决反对过度手术,坚决反对“手术匠”!
64年的从医生涯中,屠规益教授“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他的人生经历,描绘了最鲜活的医生职业本质,给无数人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一颗没有尘埃的心”。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屠规益这样的人,医学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