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去过医院找医生看病,可是医生这一群体对于公众来说还是有很多神秘感在其中,于是很多人都好奇,医生们每天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会不会和我们一样,会为了各种生活琐事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的喜怒哀乐又是怎么表现的?
26岁的张静(化名)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鼻科病房医生,如今已经在医院工作了一年了。在生活中,她是一位活泼开朗的90后女孩,爱运动,爱旅行,也爱美食;在工作中,她认真专业,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的发光发热。
早上6点多的北京南城,是天坛公园的二胡悠扬,是地铁宋家庄站的人潮涌动。和每一个正常工作的年轻人一样,张静也已经起床。前一晚轮岗到凌晨的手术,让她一回到家就倒头入睡。虽然身体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放松,但今天的两台手术她丝毫不敢怠慢。为了能多出一些时间好好休息,工作一段时间后,她选择了住在离医院最近的一处小区里。
初次参加手术的经历,让她体会到“手术结束,病人得救”的职业成就感,并让她更坚定选择从事医生这一职业,她说这份工作值得自己付出一生的努力去完成。那时候,张静已经开始担任医生助手。有一次,她全流程跟踪了一名甲状腺手术患者。病人术后半小时内,就出现呼吸困难,表现出喘不过气症状。张静仔细查看发现,患者病情属于术后血管未结扎好。她当即意识到当时病人情况非常危急,于是与一名同事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因发现及时处理妥善,患者也得到及时抢救,转危为安。作为实习医生的张静,也得到了医院和上级医师的表扬,这更是让他在生死之间体会到了自己“被需要”着,以及这份工作的重要性。
生命无小事,细节定生死。每天7点半,张静就要准时赶到病房办公室,和15位同事开始一天事无巨细的工作。回顾昨日病人所做检查,了解用药情况,查看患者术后状态……在听完护士介绍过患者的护理情况后,她和其他医生就得查房了解患者实时状态,并制定新一天的医嘱。
这个过程忙完,基本上就已经接近中午。通常,病房每天都有很多手术,张静自己也至少有一台。时间紧张,吃饭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难题,他们往往一袋泡面就可以对付一下,要是赶上忙起来的时候,一台手术就会横跨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吃不上午饭也是很正常的。张静经历过最长的一次手术,是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2点钟,虽然累,但是她觉得很充实,很快乐。
她介绍,因人体的复杂性,医学专业的人都需要不断临床实践学习,慢慢摸索。而像他们这种年纪的年轻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中午医院食堂像春运,好几千人赶在一个高峰期,排队就要很长时间”,张静说,而一些外卖的服务平台,就能很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在手机选好爱吃的东西以后,只需要在办公室等着就好,还可以抽空看看书,总结自己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学习工作吃饭全不耽误。自从开始叫外卖以来,她还养成了一个“傲娇”的小习惯,“每次吃饭前,都要拍一张照片给妈妈汇报,看到我吃得健康又美味,她在家心里也就踏实了。”
与其他科室相比,鼻科里病人的突发情况,大多都不是很严重,她觉得自己算是很幸运的,但经常待在病房,难免会和病人之间发生小摩擦。张静身边,也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有一些医生甚至因为实在无法忍受病人的无理取闹而离职。
当然,她也遇到过“一言难尽”的情况。此前,一位50多岁做过放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因为前期频发鼻出血致休克入住到了她所在病房。经检查发现,这名患者系颈内动脉瘤。“这种病情非常危险,如果处理不当,医生也只能看着他流血,流血,一直流到休克。”说到这里,之前一直爱说爱笑的张静眼睛一下红了。“当时建议患者到能专门做血管的医院治疗,但病人却坚决不相信是血管的问题。前后反复劝,沟通了3天,都快成医闹了。”张静表示,患者有时候不理解也是正常的,这就需要医生们要更有耐心,要是两边都硬到底,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对于过去一年最大的变化,张静笑着说,“自从叫外卖之后,吃得好了,人也变胖了”。对于以后,她充满希望,医学上的知识有很多需要再学习,她也有着十足的热情和信心。”希望今年吃得荤素搭配,多一些运动。”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医生也是这样,让我们对他们多些理解,不要动不动就对他们这不满意那不满意,毕竟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只要每个人都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美好将无处不在。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