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这个医生有一颗佛心
2017-02-06
260

在某搜索引擎上,输入“黄素然”这个名字,除了会跳出她的简介外,还有病人对她的各种赞誉,“真心感谢”“好医生”“我的救命恩人”“很满意”……一个个滚烫的词语都是病人发自肺腑的评价,反映出了黄素然高超精湛的医术与崇高仁爱的医德。

黄素然是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从医22年以来,她始终秉承着做医生,德为先,要有颗佛心,慈悲为怀的准则治病救人。为什么她能够为这么多患者所青睐,成为妙手仁心的好医生?这还得从她小时候说起。黄素然出身医学世家,妈妈和姑婆都是产科医生,如今妈妈80多岁了,走在路上还有很多人亲切地向她问好。受家人影响,学医对于黄素然来说成了理所当然。“我记得读大学时,每到放假,妈妈就会带我‘穷游’,去的都是偏僻边远贫穷的地方,一路很辛苦,但是现在觉得很有必要,我妈希望一方面开阔我的眼界,增长阅历和见识;更重要的是要让我知道,穷苦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她觉得当医生就必须有一颗怜悯之心,要有救死扶伤的使命感。”

大学毕业,在卫校教了三年书后,黄素然转到市人民医院正式成为一名医生。与同龄人相比,别的医生已经有了三年临床经验,上进心超强的黄素然决心迎头赶上,用更刻苦的付出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于是她主动要求两天一个夜班,每天加班加点扑在医院,“那时候刚刚认识男朋友,也就每个月抽点时间在医院池塘边见上一面,瞄上几眼……”回忆起往事,黄素然有点感慨。

有舍就有得,长时间的额外付出使得黄素然的工作成绩格外出色。她是人民医院年纪最轻的副高,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她当上了科主任,第二个十年,她当上了学科带头人。而这背后是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付出,“小时候儿子写作文,一写到妈妈,就是妈妈在书房里看书的背景……”黄素然笑着说。

要说病人对黄素然的评价,除了医术精湛外,更多的是“很耐心,说话很温柔;态度好,给我很多安慰鼓励等等”。对此,黄素然说:“三分治疗,七分语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人文关怀非常重要”。而她这种对待病人如沐春风的方式来源于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和老师们的精心教导。“我一直记得医院老院长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医术不急,可以慢慢学,医德为先’。”这句话让黄素然感慨颇多,要成良医,先学做人,医德有了,行医道路必然事半功倍。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天南海北的病人都慕名求医。她的手机上几乎天天都有患者给她发来短信,有的是在群里得知她慕名前来的,有的是经朋友推荐而来的,这让她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作为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黄素然特别擅长各种不孕不育及疑难杂症的治疗,而且她有个非常特别的习惯,就是二十几年来如一日每天都会将遇到的疑难杂症病例记录下来,“这些病例本从字母A开始编号,如今已经到H了,保守估计都有几千个了”,黄素然说这些都是绝好的教学素材,对医院培育新人非常有好处,接下来她还有出书的打算,让更多的人受益。

妇产科的同事都知道黄素然爱钻研疑难杂症,所以在门诊碰到这样的病患,一般都会转给黄素然亲自来看。“比如我接手的一个47岁的孕妈妈,这就需要对她个人进行精准治疗,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再比如孕妇身患红斑狼疮,该如何处理等。”

正是因为积累了这么丰富的临床经验,黄素然计划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微信公众号上设置一个专治疑难杂症的绿色通道,让病人将自己的病症发送到这个公众号上,经过筛选如果确实是疑难杂症,就可以直接联系上黄素然预约看病,“一般来说,得疑难杂症的都是底层普通老百姓,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我开通这个绿色通道的目的就是方便更多的病人能及时得到治疗。”

别人不敢收的病人她敢收

从医20多年来,黄素然遇到过很多情况危急的病人,比如有一位不孕不育妇女,看了很多大医院就是找不到病因,最后到她这来才搞清楚原来是得了一种罕见的内科疾病--“布加氏综合征”。

再比如一位白血病孕妇,因为情况非常严重,辗转广州、东莞数家大医院都没有医院愿意接收,到了市人民医院这,黄素然顶着巨大的压力收她入院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使孕妇顺利生产,“我始终记得一位老师对我说过的话--重病病人都往上面转,我们自己怎么提高呢?”顶着压力、敢担责任,却又胆大心细,再加上对病情的科学评估和过硬的医术,近几年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年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病人不超过2个。

热爱本职工作再加上不懈地努力,黄素然的职业生涯看起来一帆风顺,但她也坦言有过迷茫和退缩,“当医生真的非常辛苦,特别是熬夜对女人来说真是一种摧残”,但黄素然坦言是自己的同事们扶持着自己一路走下来,他们之间就像战友一样,“我们团队特别有凝聚力,我们几个主任、副主任相互支撑,不仅是好同事,更是好闺蜜,有问题可以一起商量,有困难可以一起解决。”

举世闻名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多医生把这句话奉为自己的座右铭,这用在黄素然医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其实大家都明白现如今的医学水平不能治愈所有疾病,患者们有时最需要的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关怀的眼神,如此足矣,互相之间的态度往往决定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与走向。医生工作确实很累,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努力把它干好,尽量为患者减轻病痛,这才是医者仁心的好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王英泽)

医生们,拯救患者或许需要从拯救我们自己开始。为了您的患者,也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的医疗秩序,请拿起笔把您的心声告诉医改、告诉患者、告诉社会……投稿邮箱:edoc@g-medon.com环球医学编辑将选择被本栏目采纳的稿件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