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召唤 儒医美名扬
2017-06-07
202

不知从何开始,医生和患者的关系逐渐向紧张、扭曲的方向发展。社会上时常爆出哪个患者家属把医生打了、哪个医院与患者家属对簿公堂的新闻。屡见不鲜的医患纠纷虽然有患者家属无理取闹的因素,但更多时候还是与医生本身的医德医术和对待患者的态度有关。倡导学习“儒医”,不仅迎合发扬传统文化的潮流,更主要的是能够切实地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想要依靠儒医精神改善医患关系就必须了解儒医的品质、儒学和医学的关系以及儒医精神怎样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作用。

儒学对医学有什么影响?

儒学对医学的影响和渗透从对医学内涵的认知到医家道德品质修养,从诊疗原则的确立到药物的配伍,从学术观点的阐述到医学理论的探讨等。儒家学说始于春秋战国时孔子的思想,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孔子所提倡的“仁孝”思想与孔子对医学的认识也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孔子指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年高寿长,惧的是父母体衰身弱。关心父母的病痛是孝之根本和关键,也是很多医家学习医术的初衷。对于医者需要具备的品质,《论语》中说“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认为行医绝非易事,需要恒久不懈的努力钻研,说明孔子对医者应具备的素质很有认识。

儒学作为主导中国2000多年的官学,对医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至唐代52位著名医家中,儒者多见。华佗“游学徐土,兼通数经”,王叔和“性度沉静,通经史”,陶弘景“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孙思邈通晓儒释道而名垂后世,刘禹锡撰《传信方》而文名远播。“儒医”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诊疗经验丰富了医学理论的体系化框架,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兵家之说等理论运用于医学。自宋代设立专门的医学学习机构之后,传统医学受到主流社会的推崇和统治者的重视。一时间,社会各界名流研习医学蔚然成风,更有宋代名儒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名言。元代名医戴良说:“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所以金元明清时期的诸多中医药家大多为习儒出身,像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等。

推崇儒医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作用?

重塑医疗诚信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针对新形势下医疗领域的不和谐因素,提倡儒医精神在改善医患关系紧张、医学诚信缺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少数医疗机构存在医务人员收受“红包”、拿“回扣”、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等现象,都与医务人员本身的道德品质和素质修养密切相关。“人腹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可以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真正的“大医”首先应该是对待患者和蔼可亲、对待质疑泰然处之,举手投足皆儒雅、为人处世尽风度的“儒医”。

儒医精神有哪些?

1、崇高的思想境界

即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专攻医学,排除干扰,专心踏实地致力于救死扶伤的医疗实践;要有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的健康心态;要坚持自己的医学信念,不论世事变迁和人情世故,仍不改对医学哲理的探索和执著。有了诚信,有了医德,有了技术,才会有病人从远方不辞辛劳地赶来,这是一种医生价值的体现。对于医生来说,病人的信任是推动医学进步和技术提高的基础。如果医学诚信遭到了破坏,患者就会将“白衣天使”视为“白衣老虎”,将高尚的职业妖魔化,所以医生应该时刻谨记爱己即爱人、仁义即和谐。医生的医德重于技术,人文修养重于知识积累。只有拥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

2、正确的价值取向

历代儒医能够坚持以患者的幸福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救死扶伤不分贫富、一视同仁的价值取向。如已故肿瘤专家华益慰教授,一生拒收红包,对病人无贵贱之分,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3、高尚的医德仁心

儒家以“仁爱”为本,儒医即推“仁术”。“仁心”推进“仁术”,而“仁术”成就“仁心”。孙思邈《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4、良好的心理素质

医生所从事的是一种持续高压和高度紧张的高风险职业,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静、沉着的处事能力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来自于纯洁的思想修养,而纯洁的思想修养又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

5、无畏的献身精神

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疾病疫情时,医生必须抛开个人的生死,奔忙在救治的第一线上。这就要求医生能够勇担社会责任、不惧困难、不畏生死,如2003年“非典”时期一批战斗在最前沿的医生们,以“责任”二字演绎了这个时代的一份感动。

6、创新医学理论和技术

医学是一门快速更新发展的深奥科学,有许多重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也有许多新疾病不断出现,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更新知识、深化理论、开拓创新。儒医精神包括以造福人类为己任的探索和创新,“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

7、实践医学人文关怀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样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一名良医应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懂得病人的心理和需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人及其家属宣教如何矫治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也能体现医者对患者、对人民的人文关怀。

8、传授医术 不计个人得失

著书立说,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传授医术是儒医关爱生命的深层次体现。培养新的医学人才不能害怕徒弟超过师傅就有所保留。如果不是王振义院士的主动让贤,中国就少了一对院士夫妇的佳话以及丧失了上海血液病研究所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儒医精神作为中华医者之传统,能够带给现代医者的还有很多。所以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学习、广为提倡,将儒医精神与日常实践结合起来。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儒医,和谐社会需要儒医,这个时代需要儒医!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