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如何从Low变身Powerful?
2018-02-13
282

在中国,一提到全科医生,那就是Low的代名词,离国家对全科医生的定位相去甚远。因此,大家纷纷涌向三甲医院,即使是小小的感冒发烧,也不辞辛劳。医生与患者萍水相逢,相互信任无从谈起,因此就发生了下面的一幕: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在家长被告知只需回家吃药后,家长脱口而出的是“你孩子发烧39.3℃你会怎样?我诅咒你孩子天天39.3℃!”

暂且不论这位家长的德行问题,只揣度一下他的求医经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病人多、等待长,从挂号、分诊、再到验血拿到结果后再就医,过程势必曲折耗时花钱多。孩子生病了,家长本就心急如焚,这时如果只得到一句“回家吃药”,家属的怒火估计能把医院给点了。

试想,如果家门口几步之遥就有信任的全科医生,或者是打个电话就有医生上门诊疗,那家长的情绪势必会稳定很多,火药味也会大大降低。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就将全科医生提供的诊疗称为“熟人医疗”。如果百姓得病在乡镇社区的处理率为80%,也就是说,如果全科医生的制度完善而健全、全科医生的配备充足而到位,那么上面这个诊疗案例并不会发生在三级甲等医院,甚至根本不会发生这种冲突。

经常看美剧的人一定对“家庭医生”(英国叫全科医生,欧美叫家庭医生)这个词不陌生。除了急病要看急诊,美国人身体不舒服会先找家庭医生。因为家庭医生对管辖内的人群身体状况有基本的了解,诊疗起来可以节省更多环节,有的放矢,双方有信任感,发生冲突的概率大大降低。

为了实现“熟人医疗”,新出台的《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科医生培养与激励两手抓,希望用内外兼修的制度之手让全科医生成为非常Powerful的角色,达到就诊下沉的目的。

《意见》出台之后,能不能让全科医生在健康中国的事业中落地结果?笔者认为,可能还需要多考虑几个方面。

首先,最需要解决的是“公众期待值”的问题,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有人把全科医生的点落在“全”上,认为他们无所不能,这是不现实的;而另一些人认为全科医生只能诊治一些小症状,要诊得准就要找大医院的专业医生,这是偏见。

对于认为全科医生全能者,可通过解释宣传可以纠正,正如曾益新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全科医生知识结构不一样,他的知识面宽泛广博,针对问题能够开“一扇门”,但并不解决。例如知道什么情况下要给心脏放支架,但并不会亲自放支架。而认为全科医生只能解决小病小灾,则需要全科医生用自己的实力改变这种偏见。目前当诊的医生在怕担负责任的心理之下,经常怯于为患者决定处置方案。可见在职业教育上,除了专业过硬之外,还要传递一些“软素质”,如通过担当、沟通、协调等行动来在公众中立威。

其次,依照计划,全科医生的数量会逐渐配备到位,到2050年增加50万人。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否仍旧像现在这样,坐在诊室里,向姜太公钓鱼一样,等愿者自己上钩?要形成熟人医疗,先要解决“熟”的问题。熟人医疗需要熟到干预公众每餐的饮食。这种全新的工作机制,如果只靠医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不能维持长久的,而应该建立与全科医生工作性质相一致的工作制度,在制度上进行工作形式的确定。

一个措施怎么样是一回事,结果怎样又是另一回事。把好的措施与好的结果联系起来的是实际行动。因此,想要改变全科医生很Low的印象,需要全科医生自己的努力,更需要好的制度来保障。

在推动全科医生走进现实的过程中,还少不了努力。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