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一年超10万 看业界大咖怎样破解
2018-05-07
321

为了探讨并破解医患纠纷这一令医生头痛的问题,5月4日在南京鼓楼医院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医患关系高峰论坛。会上,众多医疗界业内精英为缓和医患关系建言献策。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相关人士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医疗纠纷呈现数量连续递增的高发态势。2002年~2012年间,全国医疗纠纷数量增长了10倍,2013年达到最高峰12.6万件。尽管自2014年起,全国医疗纠纷开始逐年下降,至2017年底已累计下降20.1%。但一年超过10万件的医疗纠纷仍显得触目惊人,医患矛盾的尖锐对立没有根本改变。

据统计,80%的医院都发生过病人及病人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76.67%的医院发生过患者及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缴纳住院费。

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医疗纠纷中有8成都不是因为医生技术问题。来自中国医师协会公布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占比不足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

论坛上,一位专家直指,患者过多集中于大医院的无序就医格局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最重要原因,这导致患者获得的就诊时间少,医患缺乏沟通。他说:“很多医生都希望就诊过程中能与患者充分沟通,但很多时候他们忙得头都抬不起来。”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医生的医疗服务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诊疗人次为62.7亿人次,2016年的诊疗人次则达到79.3亿人次;2017年超过80亿人次。

“我院日均门诊量在1.2万~1.3万,医生从上门诊到下门诊几乎没有休息的机会。”南京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表示。风湿免疫科著名专家孙凌云坐诊时,一天的患者量超过140个。

甘肃省卫计委副主任金中杰表示,医患纠纷的产生表面上表现为病人对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不满意,是疗效问题、经济问题,是信任危机,其实其本质是文化、教育错位。他认为仍需要从多种途径提高全民人文修养。

同时,他还指出,虽然现在有些地方宣布不把经济指标作为医院的考核内容,但院长们心里都明白,经济收入还是硬杠杠,这必然导致医院、医生出现逐利行为,大处方、大检查、滥用药的情况时候发生,这些加剧了医患矛盾。

健康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完善各项机制,严厉打击伤医、医闹行为。2015年,首次将医闹行为列入刑法规制,加重对聚众扰社会秩序罪的刑法处罚力度等。目前,我国正加快形成由公安、保监、综治、宣传等多部门形成的协调联动机制。

为减少医患纠纷,建立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已有11万家医疗机构参加医疗责任保险,这不仅利于分散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经济风险和职业风险,也利于当事双方形成合理预期。

也有人士认为,弘扬医学人文、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分级诊疗”让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形成长期契约关系,而不是当下的“一站式关系”,才更有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

彭宇竹认为,在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完全建成,医院在质控、医学人文等方面多作努力对化解纠纷也将会起到关键作用。包括在医院持续开展医学人文教育、人文科室评比等活动,鼓励医院员工将人文关怀透到每个工作环节。

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教授,他提出,医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医学院校时就应该进行相关心理测试,所有的医学院校应格外重视医学人文课程的开设。

相信将医患间“一站式关系”转变为“长期契约关系”,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教育,将成为进一步降低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的有益之举!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