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本是“舶来品”,几年之内在中国生根发芽并裂变式生长。有媒体披露,自2014年医生集团首次在中国亮相以来,目前已有620多家。虽然大都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窘境,但这丝毫没影响医生们创建医生集团的热情,几乎每天都有新涌现。但作为成长中的新兴事物,前路未卜。有人甚至悲观的表示,90%的医生集团都会死掉。医生集团的出路在哪呢?
医生集团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4年7月1日,国内首家医生集团成立。随后,中国的医生集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速度之快、规模之猛,令人瞠目结舌。
这两年内出台的政策,更是为医生集团带了政策利好。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让“医生集团”首次出现在了国字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2017年4月1日,《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制度在法律层面不再存在任何阻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3月,国内已经成立的医生集团已经达到620多家,平均每天都有1.73家医生集团宣布创立。
大部分医生集团陷入“叫好不叫座”窘境?
利好政策频出,医疗系统痛点颇多,医生集团的发展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但大部分医生集团还是陷入“叫好不叫座”窘境。
张强医生集团、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深圳博德嘉联医生集团等诸多探路者是医生集团中的佼佼者,获得了来自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认可,发展相对顺风顺水,但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外人也许无法想像。除了专业的压力,还有来自于集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压力。
而剩下的绝大部分医生集团,更多的都是“僵尸型”或者“挂羊头卖狗肉型”。许多业内人士对医生集团的评价是“虚火过旺,乱象丛生”。
医生集团发展的众多问题有待探索
虽然医生集团火热异常,但冷静分析下来,无论是医生个人还是公立医院,乃至患者/消费者,都还没有完全做好迎接的准备,而医生集团本身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多医生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加盟医生集团的,并没有离开体制背水一战的决心。有收入,那当然最好;即便没有,也只是挂个名头而已,不费时间不费精力。这种类型的医生集团并没有组织的向心力,医生极度缺乏主观能动性,最终沦为“僵尸型”医生集团也是必然的结局。
其次,公立机构不愿意将自己精心培养多年的人才拱手送出,而医生无法断奶,仍要依靠医院来获得编制内的诸多好处,如职称、学术地位等。医生加入医生集团多是偷偷摸摸进行。因此,医生想要光明正大的多点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医生集团本身也问题重重。现阶段大多数医生集团对于本身的定位与认知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正规的组织形式。而到目前为止,获得营业执照的医生集团寥寥无几。
其次,国内大多数医生集团对于自己的运行机制和业态关系认识不清晰,例如医生集团和医院是什么样的关系?医生集团与个人诊所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保险、与患者的关系等等,都没有形成成功的样本可以借鉴学习。
除此之外,医保对接、公众认知度、医疗责任规范等也是医生集团不可忽视的问题。
“不轻不重”的诊所也许会是医生集团好的归宿
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医生集团,与患者对接需凭借医院作为场所,即需要医院来承接医生集团的业务,或自己建医院,如联合医生集团背后有威尔医院,于刚的宝宝眼医生集团背后有美和眼科诊所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美和医院”,或与医院合作。
但是,自建医院谈何容易,无论是在成本、政策、法律、营收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同样是轻资产的互联网医疗的落地与线下连锁诊所的发展似乎为医生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医生集团+线下诊所”模式越来受到热捧。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医生集团来说,诊所的资金不需太多,获客压力也不大,而且诊所的灵活性也是民营医院所不具备的。
知名的几家医生集团,不是自己开办诊所,就是与诊所开展各种合作。张强医生集团与共享诊所杏仁门诊开展合作,于莺全科医生集团自开诊所水岸祐邻,小苹果儿科医生集团自建小苹果昆育诊所。
所以,开诊所既可以解决医生集团的“落地”问题,又可以避免自己医院的资金压力,也许会成为医生集团的最佳出路。而医生集团,说不定也将为诊所发展赋能。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