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博德嘉联CEO谢汝石微博宣布,离开这个他付诸十年心血的医生集团。业内外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猜测“谢汝石为何离开博德嘉联?”“医生集团的明天会怎样?”尽管他本人表示,这是他一个人的决定,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其理由,对错还是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吧。他仍对自己认定的医生集团的未来看好……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医者向现实妥协的无奈。
曾经号称“新阶层崛起”的医生集团,近来可谓厄运连连,先是被媒体曝出医生集团百花齐放背后却是高达九成的“僵尸”公司,现在又有谢汝石离开博德嘉联,难道真如“唱衰派”所言,医生集团已经山穷水尽?未来,近千家医生集团又能否成功突围呢?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被“唱衰”
“医生集团”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已发展成熟,但被引入中国时间尚短。2014年7月,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成立了我国第一家正式的医生集团,打破了从前体制内医生主要依靠“飞刀”赚外块的形式。紧跟张强医生集团之后,2016年3月,博德嘉联取得第一张带有“医生集团”字号的工商执照……短短几年,大大小小近千家医生集团在国内迅速成立,像张强、谢汝石、宋冬雷等医生创业者成为了医生们心中的偶像,而医疗市场空前的繁荣景象也吸引了资本的注意。
2017年4月18日,香港新风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向博德嘉联投资10亿元,其手笔之大,令业界惊叹。除了博德嘉联,另有29家医生集团陆续获得资本青睐,率先进行了融资。
在医生集团呈井喷式发展的同时,政策的放开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了体制内医生身上的枷锁。2016年,国务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2017年,新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删除了“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限制。2018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进一步鼓励医生办诊所。这些无不预示着,大量医生将走出体制,追求自己的医疗梦想。
然而,松绑的医生遇上求贤若渴的医生集团,却未产生预期的化学效果,反而深陷“僵尸”、“空壳”等负面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因为股权分配、创业者意志不坚定、没有明确定位和商业模式等问题,有数百家医生集团已沦为僵尸公司。还有很多刚刚注册的医生集团,只是成立并无实质运作,基本都是空壳。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热度”退去后医生集团存在的问题,但也不失为一个“去粗取精”的机会。
面对困境 如何突围?
对于谢汝石离开的原因,有媒体认为其医疗梦想与博德嘉联未来的走向冲突,故而微博发文痛诉政策不完善、产业不成熟、资本不理解。不过谢汝石的创业伙伴、博德嘉联董事长林锋却表示,一直以来他们的战略布局并未受到资本裹挟,谢汝石只是从原来的CEO调动为副董事长。而关于谢汝石在微博上的发文,他和公司董事会保留意见。尽管博德嘉联存在内部矛盾,不能说明所有医生集团都有此困扰,但在医生集团快速发展的这几年,确实暴露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调和这些内外矛盾,医生集团突围将困难重重!
专科vs.综合
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医生集团大都是定位一个专科,例如我们熟悉的冬雷脑科医生集团、沃医妇产科名医集团等。那么,综合性医生集团是否存在呢?被普遍看做是我国大陆首个医生集团的张强医生集团,一开始走“混搭”路线。随着规模扩大和品牌成熟,运营团队发觉医生集团还应按照专科独立运营,遂逐步剥离,建立鲍宇克疝外科医生集团。而在2016年初,张强医生集团也顺利完成从跨专科到血管专科的转型。
对于从专科到综合再回归到专科,张强这样说:“专科医生集团走的就是专科路线,将专科垂直领域做到极致。”专科,专注于一个领域,医生很容易在学术和患者影响力方面打造出品牌,患者会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服务。目前,张强仍着手投资建立其他独立运营的各专科医生集团,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综合性医生集团,他致力于打造一个由医生集团组成的医疗帝国。
博德嘉联董事长林锋,曾在前两年的专访中将自家定位为“综合性医生集团”,他们的合作伙伴大都是各医院里的学科带头人,而他的学习对象是梅奥、克利夫兰。实际上,梅奥诊所确是团体执业出身,但目前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医疗机构,也雇佣自己的医生,不是单纯的合伙人式医生集团了。
虽然以“医生集团”注册的企业很多,但有些并不符合医生集团的概念,是形似神不似。
都说“术业有专攻”,作为某一领域专家出来创办医生集团,还是在这一领域更有发言权,也有益于推广自己的品牌。所以,综合性医生集团不是没有,而是凤毛麟角。不过,蓬勃发展的医生集团,其趋势是区域性转为全国性,慢慢从专科转向多科,甚至全科的。
全职vs.兼职
今年3月23日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称,湖南首家工商登记的综合性医生集团——湘医医生集团正式成立,下分设影像、介入、骨科、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六大专科医生集团。由于得到了湖南卫计委和众多医生协会的支持,湘医医生集团的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因为其较宏大的规模,医生主要来自体制内,相比于美国所说的医生集团,更像一个介绍医生多点执业的中介平台。
这里就要说一下,多点执业这个形式是我国特有,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存在这种概念。多点执业主要是解绑我国医疗体制内医生的一种并行措施。体制内医生在得到第一执业地点的许可和相关部门备案后,可同时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但这并不是随心所欲,仍受体制内身份的诸多限制。相对于多点执业而言,就是自由执业了。自由执业医生完全脱离体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己对自己负责,执业所得收入归自己所有。
可以说,政策的放开对医生集团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尤其多点执业的放开,使体制内医生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医生集团的关键力量。2015年3月4日,孙宏涛医生宣布,建立首个由体制内医生组建的医生集团——大家医联。虽然对于体制内医生是否算是医生集团,业内仍争论不休。但是相比于完全脱离体制的医生,体制内医生在医生集团的发展多少会受到限制。
瑞慈医疗集团诊所连锁事业部总经理周璐靖,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在她所接触到的医生集团中,有大部分体制内医生仅仅把医生集团当作自己的“后花园”。如果平台有患者,那就来看诊,如果平台没患者,那也没关系。他们并非真心想做医生集团,而仅仅是为“赶潮流”。
相比于这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兼职医生,医生集团的核心力量还是脱离体制的全职医生。只有全职医生到达一定比例,才能推动医生集团发展。不过能得到医生集团,尤其是刚成立不久的医生集团青睐的,还是技术、能力都已经成熟的中年医生,最好在学术界或患者间已具有一定口碑,能自带品牌效应。
对医生集团而言,专家固然是核心资产,但也不能忽视青年医生这一重要力量。然而,许多人并不看好青年医生加入医生集团。沃医妇产名医集团创始人龚晓明解释说,医学生毕业后需要在临床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培训,才可独当一面。青年医生需扎扎实实把自己的本领练好,在没有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专家级医生前,自己单干恐怕不太现实。
龚医生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这要看医生集团的规模大小,医生集团也可以成为培养青年医生的平台。宋冬雷表示,医生集团也可以自己培养医生,但培养方式和公立医院不一样,更注重临床技能。相信医生集团壮大后,会有更多培养年轻医生的机会。
现阶段,相比于专家和全职医生,医生集团更需要的还是管理型人才。一些医生创业者虽然在本领域成绩突出,兼具个人品牌,但缺乏运营和管理能力,导致医生集团难以为继。未来,相信会有一批专门的职业经理人为医生集团保驾护航。
实体vs.非实体
关于医生集团是否应依托于实体医疗机构,业内众说纷纭。也有不少人将其看作轻资产与重资产的模式选择问题。轻资产,顾名思义,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比较低,适合规模较小的医生集团。他们可以选择与实体医疗机构合作,成本较低,但无论与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合作,都较被动。
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医生集团,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自建医院和诊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重资产模式。对于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医生集团来说,是否开办实体医疗机构,不应成为困扰其发展的首要问题。因为依托实体虽好,但需要大量资本支持,这就要提到下面的融资问题。
融资vs.不融资
获得资本青睐,对于医生集团的发展壮大,无疑是沙漠里的一场甘霖,但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变成“饮鸩止渴”。林锋曾直言:“融资前,医生集团是一种组织,医生们凭借契约精神聚合在一起;融资后,医生集团思考的则是如何‘盈利’变现。”他认为,或许医生集团在没有想好商业模式时选择牵手资本,对其发展并不一定合适。
毕竟逐利是商人的本性,对于满怀热血去改善中国医疗的医生创业者们而言,资本的加入对集团的发展方向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纵观目前融资成功的这批医生集团,医生普遍年资较高,自带较强的品牌效应,所以在与资本的博弈中尚能占有主导权。如果是资本一方势大,医生还能否坚持践行自己的医疗梦想,就不好说了。这让人不禁联想到,谢汝石的离开是否也存在与资本方的分歧?
诚然,如谢汝石所说,中国的医生集团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包括政策、品牌发展和资本等方面问题。但因此就认为,医生集团不适合中国国情,将走向没落,也为时尚早。对于医生集团的开创者们,学习并不断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是帮助医生集团笑到最后的利器。相信医生集团将在“风雨飘摇”中完成自我洗涤,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开拓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医生集团之路。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