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自白:如今有向“以医养药”发展的趋势
2018-09-21
306

从“老医改”到“新医改”,医改永远在改,其中破除“以药养医”是医改的重点,多项医改政策均是为此而制定,破除“以药养医”,增设医事服务费,让医生回归纯粹医疗,不再以卖药挣钱,患者也降低医疗费用。但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某外科医生却直言:以前的医疗体制是“以药养医”,如今却有向“以医养药”发展的趋势。

在这位医生看来,近年掀起的药物和耗材方面的改革,虽说初衷是好的,但带来的问题同样不少。

该医生写文章称,此轮医改主要调控“药占比”和“耗占比”,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某些医院和医生过度开药,过度使用医疗耗材。方案出台之后,要求医院“耗占比”目标降到40%以下,“药占比”则必须降低到30%。而这两项指标直接导致以下后果:

一、门诊病房不敢开药了

上述医生在文章中写道,在医院层面,为了完成“药占比”指标任务,门诊医生的处方权受到限制,结果导致病人频繁来往医院挂号开药,很不方便。有些常用药比较贵,就不得不从医院药房退出。没办法,降低药占比就得这么做,但之后医生就得和病人三番五次地解释。另一方面,医改后的医事服务费,也并没有弥补医生的收入。

据悉,有记者在北京等诸多三甲医院的走访中发现,医院不同的科室为减少“药占比”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如儿科因为儿童用药种类并不多,部分药物可替代的也较少,所以很多医生会选择适当增加检查,而内科的医生则会选择用便宜药替代,并且严格控制抗生素药的使用等。有对医生用药的调查显示,医生选择“减少非治疗药物支出”的有31%,“适当增加检查”的有23%,“使用便宜药替代”的有24%,还有15%的医生“建议患者院外购药”。

在小编看来,“药占比”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其忽略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差异,也忽略了疾病的个体差异。不要把药品与医疗完全对立起来,要从“三合理”的角度来进行综合整治,即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如果用药合理,那么药占比高一点,药品贵一点,但是却有治疗价值和医疗意义,那么它也是必须的。

二、“耗占比”使得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上述医生在文章中写道,因为要控制医疗耗材的使用,很多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例如,如果患者手上划了个口子,需要缝合,以前可以使用“医用胶水”,消毒后把伤口粘上即可,不用拆线、留疤也小;但是医改之后,因为价格高,胶水就得退出医院,全部改为手工缝合。腹部手术肠子需要吻合,使用吻合器既方便,又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但为了控制耗材,不能使用了,全部改为手工缝合。

三、很多优秀的医生都选择跳槽

上述医生在文章中写道,医患关系本来就不好,如今药物耗材都降低,工作量却没有变,医生更累了,不仅仅要治病救人,还要学会了解各种医保新农合的政策。在公立医院干得不顺心,待遇不好,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跳槽。

对于这位医生的观点,您认同吗?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