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下,科研始终是国内很多临床医生背负的一座大山,有些人甚至为此铤而走险。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医生都能做出高质量的科研出来。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国内,让所有的医生进行低效率的科研还是安心治病救人,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前,临床医生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学术论文成了医学水平最直观的体现,也是加薪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可怕的是,包括三甲医院在内的绝大多数公立医院鼓励医生发表高水平文章,并附带金钱奖励。
但作为临床医生,做科研的同时,其他工作一点儿也不能少。大多数医生心里虽然认可科研的重要性,部分医生也想要一心一意地进行科研,可奈何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每天的临床工作都已经筋疲力尽,实在是分身乏术。可是评职称必须要发表文章,多数医生也只是为了评职称被动地去做科研而已,有些医生甚至铤而走险去造假。
此外,国内公立医院往往一味追求高SCI影响因子的文章,但一些能够解决临床需要的项目,通常SCI影响因子最多在2~3,但往往就是这样的研究才是临床真正需要的研究。不过很可惜,这样的研究得不到医院的重视。
而得到重视的那些科研大牛的研究,虽然影响因子动辄在20~30,有的甚至超过50,但一般解释的是科学问题,是发现推动科学进步的新发现和新理论,而非侧重于临床技术的具体问题及服务上的细小问题。
而且,如果临床研究只是纸上谈兵,却不能“转化”到临床中,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医生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并不是完全割裂和冲突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临床医生在临床研究方面更具有优势,但临床医生停下临床做科研,需要勇气和经济保障。科研是枯燥且漫长的,万一临床医生停下了临床的脚步,科研也暂时出不来成果,他的生活该如何保障?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