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私立医院、私人诊所和私人医生
2014-03-13
496

中国是世界级人口大国,一直面临着“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资源的稀缺,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使优秀的医生都集中在大医院,病人就都扎堆到大医院来,这给医生、病人和医院都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政协委员们提出,应当实行差异化机制,发展私立医院、私人诊所、私人医生,让病人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减轻大医院负担。

目前医生每天接待的病患有三分之二是可以在门诊,或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但是在现行的医保体制下,更多是好大夫资源的稀缺,病人求治心切,一门心思的追着好大夫跑。小医院能看的病也到大医院看,导致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针对这种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认为,应大力发展私立医院,在政府加强管理的前提下,能够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作为在医疗一线工作的医生,全国政协委员、北大第一医院教授霍勇对于医疗机制有着直观的认识。霍勇表示,医疗服务应当由政府投入、病患自理、商业保险三方面共同承担,但他认为目前公立医院承担了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一些非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医疗混淆,给医院和医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霍勇指出,国家在保证平等均衡的基本医疗机制外,还应当实行差异化机制的市场机制。“像我们到新加坡去看,新加坡的基本医疗是住院30个人一个房间,政府提供的就是那么多,这些基本医疗的病房一定是不能高水平。当然反过来医院还有另外的病人需要差异化的服务,我一定提供给你,但是自己出钱,或者说通过商业保险。”

陈章良委员认为,我国应该有私立医院、私人诊所、私人医生。较为富裕的家庭可以通过私人医生去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的负担。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