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嘴安乐死最后画面曝光 没钱没选择余地的我们又该如何死去呢?
2019-02-28
534

​​2018年6月,罹患胰脏癌的台湾名嘴傅达仁在瑞士接受安乐死,享年85岁。近日,傅达仁接受安乐死的临终画面曝光,短短两分钟的视频让无数人震憾。视频曝光后,引发了网友的诸多思考,有支持也有质疑。傅达仁有钱有选择的余地,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钱没选择余地的我们又该如何死去呢?

台湾名嘴安乐死最后画面曝光 震憾世人

在这段两分钟的画面里,汇集了夫妻、父子间最真实又复杂的情感。家人陪伴左右,唱歌送他走完最后一程。喝药前,他问:“一口吞吗?两口可以吗?”最后倒在儿子的怀里。

据悉,当有人问道为什么选择安乐死的时候,傅达仁曾无奈地回答:“请问你们是选择安乐死,还是折腾死?一般没有经历的人,是很难体会到那种无奈的感觉,每天都在饱受病痛的折磨,没有毅力的人,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但是更多时候,即使你坚持了,也不一定能心想事成。”

在接受安乐死的前一天,傅达仁接受生前最后采访时表示:“笑,表达不了我此刻的喜悦,哭,也喊不出来的我感觉。”

在生死面前,哭着来笑着走,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人生该不该得到尊重?也许每一个人面临这种选择时,都会很无奈。而当我们目击生命终结前的一瞬间,想必内心再怎样都不会平静。毕竟有一天我们也要面临这一刻……

安乐死: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相应的也应该拥有选择安逸死亡的权利。但安乐死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法律问题。

从道德伦理方面来讲,中国人讲尽孝,很多女子不愿接受安乐死;而很多患者也总觉得活着比死了好,不敢接受安乐死。

从法律方面来讲,“安乐死”可能引致“故意杀人”。其一,患者自杀不会影响别人,但是,如果他本人想结束生命,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满足其请求,在《刑法》中是“帮助自杀”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其二,“安乐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据悉,仅2010年度,荷兰实施的3200件“安乐死”事件中,就约有72%的案件涉嫌“故意杀人”。其三,在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未经法律许可而结束他人生命,有悖于生存权利的道德准则。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旦子女对重病老人不耐烦而试图结束老人的生命,而老人又受迫于种种可能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那么这样的安乐死无疑是危险的。

但与此同时,安乐死的需求又确实存在。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是在医院离开人世的。很多人离世前可能连意识都不清醒了,只是浑身插着各种管子、连接各种机器维持着生命体征。这种毫无尊严的所谓“活着”往往也只是满足了孝子贤孙们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可以说,“安乐死”是一把双刃剑,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有各自的道理,争论或许将会一直持续,但无论如何推动安乐死的每一步都当慎之又慎。

没钱没选择余地的我们又该如何死去呢?

当死亡逼近,医生束手无策的时候,傅达仁能够有钱、有选择余地地死去,那么没钱没选择余地的我们又该如何死去呢?

可以说,我们这个民族是缺乏死亡准备的民族,也是缺乏死亡教育的民族。白岩松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去接受死亡教育。

另外,如果死亡不能预知,那我们至少可以决定活着的方式,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谁也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更先到来,所以就趁现在吧,去见你想见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过你想过的生活……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