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从文,客观促进医患关系
2014-04-10
250

医生终日治病救人,有时还得承担患者的误解与责难。然而,医生终究只是凡人,也有悲喜挫折。当他们拿起笔,以一个“内部人”的身份,坦述医学的种种遗憾与不完美,以及作为医生的不为人知的隐痛时,人们才开始了解这个神圣执业背后的神秘。让医学回归“医为仁术”,给医生尊严,还患者尊重。

有人曾问渡边淳一为何弃医从文?这位曾经的外科医生说,无论医生还是作家,无外乎都是研究人,只是方法角度不同。从医经历给他带来的冷静与深刻,是医学给打下的烙印,因而他的笔锋也更为冷峻锋利,如解剖一般,剖析纷繁的社会人生。

“解剖课的本质不仅在于积累解剖知识,更多是赋予医学生一种‘手术刀’气质。这种气质让他们直视现实,直视身体的美与丑,直视那些巧夺天工的构造以及身体处处可见的恼人细节。”医学博士讴歌在其所著《医事》一书中,如此描述医生身上的“手术刀气质”。

不同于那些彻底的弃医从文者,撰写《医事》一书的讴歌更多是以“内部人”身份,探讨当下中国的医患现实,思考和“医”有关的种种问题,而医学的专业历练,也让丢开手术刀拿起笔的她,具有更加客观、理性和开阔的思维。

医生之书,无疑有助于人们认识医学。特别是在国内伤医事件频频发生的当下,它们或许可以在医生与患者间架起一座通向彼此的心灵之桥。

打通隧道,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讴歌最初撰写《医事》目的是希望借此书在久乏沟通的医生与病人之间,开凿一条相互理解增进沟通的隧道。然而越来越多的伤医事件,把讴歌想要点亮的那道隧道之光衬得微弱。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是光,便有其意义与价值。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光明,再传递光明,才能将隧道彻底的点亮,才能让医患关系真正的实现和谐。

立场中立,毫无偏袒

讴歌在自己的书中,以一个第三方的中立角度,理智的剖析了医患关系中的危险因素。在她看来,患者肆意抬高道德标尺,求医心态不平衡。疾病不治,就拒付逃费,恶闹恶告,甚至伤害医生,这是一种缺乏感恩心理及道德基准的表现。

而医生这边,一部分医生在市场经济法则下违背“适度原则”,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收受回扣红包。加之人文教育与道德修养的缺失,造成医疗服务中的冷漠和算计,对患者和家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科学主义至上,医疗的组织方式,社会演变奠定的医疗底色,我们对生存的渴望投射在医疗之上的期望……这些一起酿就着今日的医患关系。”讴歌如是评价。

医学非完美,医生非机器

医学圈内人基本同意“医生非万能,也并非完美”的观点。目前医疗技术对疾病的认识不是100%,患者应该对医学和医生有正确的认知。阿图•葛文德在其所著《阿图医生》一书扉页上的话——医学,一门不完美的科学。

“医学界不过是由我们这样一群普通人组成。人类易受诱惑、身心脆弱、眼界狭隘的弱点,我们一个都不能少……”葛文德因此感慨,“当你靠近我们时,近得可以看到我们皱起的眉头、看到我们不解的神情、看到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你就会发现,医学是如此混乱、如此麻烦和如此不确定。”

讴歌和葛文德详述这些,并非想为医生群体开脱,他只是希望通过这些描述加深民众对于医学复杂性的认识,而医生们也应警醒,医学风险如此之高,病人却将性命交付于他们,任其自由发挥,医生唯有成为“更好的医生”,尽可能预料到每一个可能出错的环节,并坚持不懈地在医学之路摸索学习,才能让患者放心,安心,虽然那很可能是一辈子的学习。

体制下的不懈努力

不只国内,每个国家的医疗体制都有自己的病症与隐痛。一些美国医生就曾抱怨,“感觉自己成了一个设计不良、运转不周、资金不足的体系的替罪羊”。

但医疗体制却是每个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必须面对的。“目前这环境,可能是粗砺的,可能在蜕变、在转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可能会比眼前变得更好,但永远不可能完美。”在讴歌看来,与其抱怨制度的种种不完美,不如在看病这件事上,自己动手做点什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术和医德,每天对患者耐心问诊,提高工作效率。而患者则应该理解医生的劳苦,切莫动用暴力手段酿成大错。

世界医学名著《希氏内科学》序言中所说,“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主义职业”。医生虽是一种职业,但却超越谋生本身,其核心为“人道”。而医患间需要的是理性与温情并存的目光以及沟通顺畅的心灵之桥,毕竟医患间任何一方的攻击、谩骂、暴力、谎言,都只会带来如恶性循环般的质疑与仇恨,以致信任崩盘。

(环球医学编辑:余睿智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